3)第243章_血色黄浦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路,真是太难了,真的,尽力了,我也不愿出国,抗日在即,我等唯一意愿就是杀敌报国……”

  说到最后,已然哽咽。

  “西安举兵前,汉卿曾与我谈到中原大战的事情。他说,‘我被一群饥饿的老人围住,我问他们,你们的儿子呢?他们不孝顺不养老吗?那些老人回答,他们都被抓去打仗了。我让部下分馒头给他们,而他们捡起掉在地上的馒头连土带泥一起吃。那场景真让我心酸。因此,我撤军时,给白崇禧留了几句话——这些粮食我本来可以一把火烧了的,但是我没烧,因为我希望你能用它赈济灾民;这座黄河大桥我本来可以炸了让你没法追击,但我没炸,因为桥是国家的,国家建一座桥不容易。’”

  说到这里,邵瑞泽已经哽咽难言。

  “是,那是在驻马店的事情。中原大战,翻来覆去的恶战,那时我也在,同样看到因战争蒙难无家可归的遍地饿琈,看到爬在铁路边讨饭的老人,还有被骑兵疾驰而过践踏成泥的尸骨,打了多少年的内战,军阀之间打,党派之间打。军人打仗不是保家卫国而是在作孽,一将功成万骨枯。”

  “是啊,我从军多少年,只见政治分歧,国人内斗,军阀混战,党派倾轧,兵戈之祸愈演愈烈。”杨虎城将军仰视着蓝天,叹息说:我与汉卿所为,仅限于此,再多的,怕也做不到了,当初举兵,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对两人而言没有退路可守的道路。可自此中国人能名正言顺的杀上抗日战场,外御敌寇,匡扶国难,也不枉我们区区两条性命。以往各派军阀征战,无非是‘兄弟阋于墙’,而对日本,那是外辱,是侵略,是‘外御其侮’。外辱来时,兄弟自当齐心协力。”

  “你既然叫我一声兄长,临别之际,我也有话嘱咐你。刚极易折,情深不寿。三十来岁正是男儿血性的年纪,可我们总归是军人,遇上老谋深算的政治头脑,注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如今有蒋夫人为你作保,委座不至于太为难你,切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还年轻,切不可意气用事,顺从服软不是懦弱,更不是贪生怕死,要以大局为重。”

  “我的部下孙蔚如统帅三十八军,兼任陕西省主席,我已交代过,有什么事情,他会鼎力支持你的。”

  “衍之明白,谢虎臣兄教诲。”

  邵瑞泽深深吸气,抑制住情绪,语声仍旧略带颤抖,“西安的事情,是提着脑袋押上身家性命的事,也只有你们肯干且敢干。事到如今,我身为后辈,除却敬仰尊敬,也无话可说,惟愿以此为榜样,竭力杀敌报国。此时此刻,只愿虎臣兄旅途一帆风顺,来日再见。”

  “好!自家兄弟,来日抗日战场上再见!”

  彼此凝视着对方眼睛,仿佛是誓言一般重重握手。

  初次近距离见到这位身负传奇经历的将军,方振皓有一丝隐隐的紧张,突然心跳得急起来,然而同那双手相握的时候,同样触到了使惯了枪而留下的薄茧,随后一下子镇定了。

  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一定要说。

  “杨将军,您并不认识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两广兵变的时候,曾经读到‘内战相煎,骨肉泣血何时止,同根相残何时休’,您与张司令的义举,才使内战消弭,一致对外,说是民族和国家的功臣,也担当得起。”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