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百三十一 李文音他真的真不做人了!(求订阅~)_我的硬核音乐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寝室中,刘霖带上笔记本电脑,抱着几本书,便与同学一起来到了图书馆。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寝室里不能学习不能写论文,但之所以更多学霸选择图书馆与自习室,关键要的是一个气氛。

  在寝室这种心理上充满安全感,并且标签主题是“休息”的地方,就很容易会产生惰性,这样的惰性有时候连带着会降低学习质量。

  而在图书馆与教室的时候,因为安全感而带来的惰性就会消散很多,并且,由于身边的人也都在学习,基于从众心理,哪怕不是很想学习......想要继续待下去,也会翻开书本象征性的看几眼。

  打开电脑,刘霖开始对照曲谱,翻阅文献,写曲式分析的论文。

  “唔......g调主和弦为共同和弦,但这里似乎是四个小节的调性游离,大量的半音降低了稳定感。”

  “好家伙,妙啊,没有使用主题动机,但频繁的离调与快速的和弦技巧碰撞出了新材料?”

  刘霖在键盘上轻轻的敲打着。

  时而皱紧眉头,时而查阅资料,时而满脸的卧槽。

  “嗯?”

  刘霖突然停住了敲击键盘的双手。

  “变奏二的8-11小节?”

  “除了强拍的高声部旋律以及二度的填充.......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一组一组的音符变作书面上的符号标记后,拿来写论文,总感觉有点令人不爽。

  刘霖似乎遇到了问题。

  但越想越烦,越烦越想不出来。

  查阅网络上的文献,似乎也寥寥无几。

  一种船新的论文课题,对于研究生来说......有好有坏。

  好处就是......查重过的简单。

  毕竟写的人少,稍微有点不一样的思路,很容易惊艳他人。

  查重上过的也会非常简单。

  但......能做参考的文献也同样非常少,大部分文献仔细想来似乎也都是一个意思。

  只不过,这曲子真的就只是很多文献里研究的那样吗?

  显然不可能。

  不然很多音乐人就不会研究了!!

  这首曲子的意义非常之大。

  纵观整个小提琴界,《魔王》与《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这两首曲子都是非常独特的,独特到这两首曲子甚至可以专门划分出一种新流派与作品风格。

  完全不需要任何的伴奏!

  一般来说,小提琴的演奏,都会以钢琴,或是乐团来作伴奏。

  协奏曲非常的多。

  而这两首,就非常的独树一帜!

  不需要伴奏,自己给自己伴奏!

  之所以可以不需要伴奏,正是因为李文音以巴赫的复调手法来用在小提琴上,在一把小提琴上尝试构建了多个和声声部,使整个架构完整圆满。

  所以,小提琴的这种发展趋势,顿时吸引了无数人去研究完善其基础理论,研究这种独特的作曲方式与创作思路,以便于让整个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