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酥琼叶_宋朝小食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汴京人爱看灯,更爱图个热闹,哪怕是寺庙里远离俗世专心诵经的僧陀,也有流连于灯会中,不能免俗。

  祝陈愿也爱看灯,要她说看到精巧的灯笼就跟发现上好的食材一般,都让人心动。

  福州灯莹洁,白玉雕成,玲珑剔透,苏灯用五色琉璃制成,大而炫目,羊皮灯精巧,万眼罗灯最摄人心魄,更别提旁的镜灯、坐车灯、字灯、走马灯

  好似天上星都落到地上,化作万千灯盏,月色花光,美不胜收。

  祝陈愿的目光从灯山上移开,全汴京精巧夺目的灯笼全都扎缚在上头,看得人眼花缭乱。

  “岁岁,你瞧”

  宋嘉盈凑近她耳边大声地说,声音穿过乐声人声直抵祝陈愿的耳朵,把她吓得肩膀连带着整个身子抖了抖。

  她拍着胸脯顺气,没好气地望过去,宋嘉盈咧开嘴笑,拎着一对灯球在她眼前晃。

  灯球很小巧,只有枣子那般大小,难为那些巧匠还能做成灯笼的外形,只用珍珠和琉璃贴在外头,精致又悦目。

  “上元哪能不带灯球的,你瞧瞧,人家头上还带着花灯呢,知你便是没上心的,还好我一早就买了两个。”

  宋嘉盈絮絮叨叨地念着,让祝陈愿蹲下来点,拿起灯球直插在她的发髻间,垂下来的球光映在脸庞上,楚楚动人,又是好一番夸赞。

  两人走走停停,总能瞧见头上插戴花灯的人,有的戴火杨梅,是用铁枝穿起来团成圆球,里面的芯加油蜡点燃起来再戴头上,有的戴莲花灯碗,碗里点蜡。

  “年年都有花灯火星子吹到头发上点燃的事情,偏偏这些人总爱戴这种,那真的是三千烦恼丝一晚就消失。”

  祝陈愿要是打趣起来,真是能把人给逗乐,偏她自己还说得一本正经。

  两人走到巷子口时,里头内设小影戏棚子,有影戏人专门在这里表演,但可不是给赏灯赏累的人瞧得,而是吸引落单的小孩子。

  年年上元节总有孩子走失,官府左思右想后在每条小巷口都设了棚子,让人守着,别让孩子乱跑,卓见成效。

  纸人在皮影上活灵活现,旁边围了一群个头高矮不一的孩子,两个小吏守在一边,只等他们的父母寻来。

  除了小影戏棚子外,祝陈愿每路过灯棚,总能瞧见云梯、装满水的巨桶和数来个铺兵,他们专门来灭火的。

  比起灯来,更让祝陈愿难忘的是,每年官府都会在棘盆灯上处置罪人,通常都是混在人多的地方,或小偷小摸,或占人便宜,或是拍花子,只要一被发现,立马就拉上前来,当着成百上千人,轻则打板子,重则徒刑,以此警示世人。

  几次下来,风气确实好了不少。

  夜色漫长,她和宋嘉盈从御行街走到宣德路再到宝华街,观灯、猜灯谜、窝在巷子脚两人盘地而坐看影戏、看菩萨雕像眼放金光五指出水、站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