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六章 边防破碎_天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是选择了御驾亲征。

  接着,张玉清也将参谋司的计划报了过来,刘君韬也是打开看了起来。

  “……大军应以精锐兵马坚守井陉关、雁门关、喜峰口、居庸关,将瓦剌铁骑分割堵截在各处,继而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切不可孤军深入大同、山西各地山岭、荒漠之中,以步兵迎战数十万鞑虏铁骑……”

  对于参谋司的这份计划,刘君韬也是十分认可的,这也是以步兵为主的明军最应该采取的策略和作战方式。

  “唉!真是悲哀啊,这样的作战方略稍有水平的人都能想到,为何朝中的那些人中翘楚却想不到?”

  想到这里,刘君韬的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就好像土木堡之变的经过,后世学者研究之后也发现了诸多的谜团,例如正统帝为何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就仓促出兵?为什么几十万明军不去依托坚城步步为营,而非要前往土木堡这个死地?

  在后世,这些疑惑最为流行的解释,便是此时朝中的文臣蛊惑正统帝御驾亲征,并且将秉笔太监王振当成了替死鬼,在土木堡葬送了几十万明军将士,也断送了大明武勋集团和开国功勋集团绝大部分的精英!

  大明一朝也正是从土木堡之变起,开始逐渐形成文贵武贱的政治格局,文官集团彻底控制了朝堂,甚至控制了大明的军权!

  “也难怪后世学者普遍认为,土木堡之变是一场政治阴谋了!”

  刘君韬微微叹了一口气,而后便和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商议了好一会儿,将战略司、参谋司的这两份计划重新整理了一番,准备作为玉山镇应对土木堡之变的总纲领。

  当然,蓝思齐、张玉清、赵凌三人是不知道大明将会经历一场大惨败的,只是震惊于刘君韬心中格局之大、胸中学问之深而已。

  当天,刘君韬在离开赞画部之前,对蓝思齐说道:“赞画部要及时和探查部保持联系,毕竟赞画部制定的所有方案、计划都要以准确、及时的情报为依据,切不可将一些假、大、空的计划、方案给我!”

  蓝思齐也是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当即说道;“请将军放心!”

  与此同时,就在刘君韬紧锣密鼓做着大战准备的时候,瓦剌太师也先已经率领十二万铁骑一路南下,推进到了大同镇境内。

  大同镇守兵眼见瓦剌铁骑在各地横行无忌,便调集数万精兵主动出击,由大同参将吴浩率领,准备在大同府城以北依托各地堡垒进行坚守,意图层层据守之下消耗瓦剌铁骑的兵力。

  但是事与愿违,也先所部十二万铁骑声势浩大,一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沿途明军兵力分散,互相之间无法支援,以至于节节败退,根本无法阻挡瓦剌大军的推进。

  十几天后,兵部收到了大同镇的告急:“鞑虏兵锋甚锐,大同兵马屡屡失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