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二章 争吵_天策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他。

  河南闹饥荒,国家拨出赈济的财物不足,天顺帝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李贤说:担心中饱而不赈贷,坐视百姓死亡,这是因噎而废食。天顺帝于是命增拨银两。

  当时石亨、曹吉祥等人弄权,李贤因为顾忌而不敢把话说尽,但他常常从容回答天顺帝的提问,因此对石亨等人也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

  不过虽然李贤为人正直,但是在处理如同眼下这样大决断的时候,李贤便显得有些优柔,凡事都想要处置得万全,但是在眼下军情紧急的情况之下,这样的做派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兵部尚书李贤和下属,以及户部、吏部等相关人等商议了许久,用了这么长的时间,也只是提出了从河南抽调三万兵马北上支援雁门关。

  至于驻守山东的数万天策军将士,李贤的意见则是暂时不要调动。

  天顺帝听完之后,当即大怒不已,眼下山西的战事已经是危机四伏了,山西总督刘君韬率部正在和十万鞑靼部铁骑血战,雁门关也是被鞑靼部铁骑猛攻不止,这样危机的情况之下,兵部的对策竟然只是从河南征调三万兵马而已,这样的对策实在是不能让天顺帝满意。

  “不行!绝对不行!”

  天顺帝大声说道:“此番支援雁门关和大同镇城,必须要征调精兵强将,朕决定从宣府镇抽调兵马支援大同镇城,从山东抽调驻守天策军火速支援雁门关!”

  “陛下万万不可!”

  兵部尚书李贤当即说道:“陛下,按照眼下的战局来看,兵部已经有了决断,此番鞑靼部大军大举南下入侵,而且还大举分兵,这分明是调虎离山之计!臣担心,一旦朝廷从山东和宣府镇等地抽调精兵强将,鞑靼部或有埋伏还没有出击的铁骑,这些奇兵极有可能调转主攻方向,趁机攻打宣府镇等地,毕竟鞑虏都是铁骑,我朝兵马追之不及啊!”

  天顺帝闻言也是有些犹豫,但还是说道:“既然如此,那朝廷兵马便不予应对了?就等着山西将士血战到最后了?”

  在场的几名将领则是对兵部的意见不予认可,众人认为如今鞑靼部内乱初定,这分兵两路的十五万大军已经是鞑靼部的全部兵马了,不可能再有富裕的兵马伺机而动,所以朝廷必须尽快调集精兵支援大同镇城和雁门关。

  没过一会儿,这些将领便和李贤等兵部官吏争吵了起来,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天顺帝见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一时间觉得双方说的都有道理,自己也不好下决断,毕竟前有土木堡之变的例子在,天顺帝心中也害怕自己的决断有误,再一次重蹈覆辙。

  一番争吵之后,天顺帝只感到头痛欲裂,只好下旨,让刘君韬统筹山西各地兵马,死守雁门关和大同镇城,同时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