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4章 内务府(2)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4章内务府(2)

  “内廷有司职权的收控,内务府的特设,必然会在朝野间引起不少的争议。”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环视着正襟危坐的内务府群臣,神情自若道:“不过反对也好,质疑也罢,将内廷的太监宦官外派地方镇守、干预朝中政务的弊政,彻底坚决的逐步给摒弃掉,是朕要做的事情。

  朕不希望万历朝的旧事,再度重现崇祯朝。

  你们是朕遴选的第一批内务府诸臣,身上所肩负的担子和职责很重,可别让朕失望,让朕最后废除内务府,重回过去那条老路。”

  “臣等遵旨。”

  钱肃乐、李长祥、张肯堂、沈廷扬、黄道周、何腾蛟等内务府大臣,纷纷站起身,神情肃穆的拱手作揖道。

  身为大明天子,所经历的事情多了,崇祯皇帝也清楚文官和太监两大群体的对立,究竟是因为什么。

  溯本求源之下,就是为了拱卫皇权,打压臣权,以确保朝纲秩序的安稳。

  要知道大明时期的太监掌权,并非一开始就存在的,明初时期的太监,那就是服侍内廷的奴婢,别说掌权干预朝政了,稍稍有做的不对的地方,那就会被随意打杀,一点保障权都没有。

  大明太监群体开始掌权、开始干涉朝政,要追溯到大明战神闹出的土木堡之变,导致大明精锐损失惨重,政局遭到严重破坏,皇权遭受严重打击,勋戚群体凋零,文官群体势起,使得先前形成的制衡遭受破坏。

  面对这等特殊局面,为确保皇权的巩固,以制衡文官群体的势起,在勋戚武臣被逐步压制下,出于统治的考虑,保证大明社稷安稳,预防皇权被逐步架空,围绕太监群体掌权的解禁之路,就在克继大统的历代天子中逐步进行。

  崇祯皇帝从不觉得自己要比历代大明天子,要高明多少,要精明多少,他之所以选择收控内廷职权,特设内务府,是基于历史的必然趋势,为更好统筹大明的维新变法,为废除太监制度这一弊政,为文官制衡文官,为打通另一套晋升渠道……

  崇祯皇帝所做的这一切,都是紧紧围绕着‘维新变法’展开的,毕竟只靠他一人,想在中枢统筹把握好维新变法,实在是太困难了。

  而内廷太监群体的眼界和局限,崇祯皇帝也是心知肚明的。

  让他们搞些权力斗争,这或许在行,只是涉及到治国兴邦,那纯纯是痴心妄想。

  治理大明独靠权力斗争,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倘若不能进行有效疏导,有效解决,那只会让堆积的问题越来越多。

  现在崇祯皇帝所面临的境遇,就是先前历代的大明天子,没有能有效解决和疏导所遇问题,在持续的堆积下形成的。

  权力斗争要进行。

  维新变法要持续。

  出于这等特殊的政治需要,放弃内廷太监群体,再扶持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