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文贼(八)【大修】_一代文豪林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似深闺弱女的林姑娘,几个拿笔的手指上却生着厚厚的茧子,是读书人的手。

  那些腐儒、算什么读书人。林姑娘这样的,才叫读书人!

  林姑娘笑道:“没有什么。识文断字,千好万好,我做这一桩,也是我的功德。只是你们既然要认字,就得下功夫。平日做工又忙,少不得多劳累了。到时候万别怨我才好。”

  正说着话,黎青青过来看缺工的,发现少了两个女工,就过来叫人。

  女工连忙叫醒妹妹,又对着林姑娘千恩万谢,这才去了。

  黎青青过来叫上工,看见来人,顿时笑得牙不见眼:“林姐姐,你怎么来了?”

  林黛玉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这三宝殿,我无事就来不得?好罢,那我就不打扰这尊神殿了。佛爷,小的这就走。”

  作势要走。

  “?G!”黎青青连忙拉住她,气笑得打了一掌在她胳膊上:“林姐姐,你看你这张嘴!掌嘴!”

  闹了一会,林黛玉说:“我来的时候,听见门里两个女孩子谈论‘自由’,说要去看‘小寡妇戴红花’那出戏。你有没有去看?”

  “哎,我倒是想去,只是忙的没空。”

  “那你现在可得空?同我一道看戏去罢。我们各自忙各自的,好些天不见了。”

  黎青青一口答应:“我这里马上就忙完了,姐姐你稍等一会,先吃几杯茶水。”

  等一天的工结束,天就完全黑下来了,林黛玉二人上了马车,一道去了附近由几家工坊一齐开办的一个梨园。

  落座的时候正好卡着时间,一折戏的锣鼓刚敲起来。

  潇湘君子的话本小说,在北方流传,尚有许许多多文人士大夫、高官显贵厌恶阻拦。在南边的时候,南方士子庶民,尽争海利,工坊最多,绅士良民势力相对北方最弱,多的是离宗族而拒大家的小家庭,多的是不满君臣父子的青年人,即使是浙江的祝巡抚,也管不住人们口耳传读的热切。

  何况最南边的地方,还有当地工商人士学习邸报与海外小报而办的寻南小报。靠着便利的水运以及从西洋引进的蒸汽船而四处传播。更难禁绝那些“狂生逆徒”发表“无君无父、大逆不道”的言论。

  故而,在南方诸省份,潇湘君子的所有文作均受热捧。《杨柳树》、《烈女祠》,《歌仙》,最近又添了一本《李香兰做工记》,是说书的、梨园子里的常客。每次登台,必然场场爆满。

  这个梨园也不例外。

  这个梨园建在几个工厂附近,多是附近居住的工人来这里看戏。

  其中又以女工居多。

  最近园里天天在演《李香兰做工记》。

  今天正好在演李香兰做工记里的一折《小寡妇与红头花》。

  被救出来之后,平日都住在工坊附近,不敢离开太远的小妹妹,第一次拿了工钱,怯怯地跟着姐姐们,去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