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罗刹女(四)_一代文豪林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个人是城中的坊长之一,姓赖。嘉兴城中,他的外号都传遍了,叫做“癞毒蛤”。

  这个“癞”,既是与姓谐音,也是嘲笑他的癞疮疤。“毒蛤”则是形容这个人心肠之狠毒,为人之丑恶,活像那些身上长满了毒疮的癞蛤.蟆。民愤极大。

  不少嘉兴的土著居民,流露出了极端痛恨的神色。

  此时,他们忽然有了些预感,兴奋的劲头一下子提高了。抿紧嘴,目不转睛地等着罗刹女往下说。

  一位文士接到上峰的示意,上前,拿出一张纸来,平铺直叙地念道:

  “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

  “王朝以来,天子之命,不达县下。乡有里正,城有坊厢。自名代天子牧民,实则恐喝、营私者又什□□。”

  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坊、厢的来历和现今情况。

  下面,就全都是大白话了:

  “我等入城所见,柴薪、什物、银两,又各衙门行取书手工食、并修理衙门等,全由坊民应付。而坊长代上衙门管理坊厢,多为豪富之家充当。动辄欺压百姓,为了一己私欲,横加指派差役,勒索霸道。不少百姓为了逃避重负,不堪应付。悬梁跳河者不计其数。”

  “我等义军,本自拔生救苦而来,闻百姓不堪其扰,故而从今后,废坊厢,轻赋税,凡有事者,直接找寻义军各处政务负责者即了。”

  话音未落,台下欢呼声震天。

  一个头发花白、衣衫破烂的老汉,连义军兵士杀气腾腾地冷脸都镇不住他了,眼里冒着泪花,一个劲地拉着身边的义军兵士问:

  “真的嘛?真的吗?”

  那个年轻的士兵本不耐烦,看到老人布满皱纹的穷苦的面容,想起自己的老父亲,便点了点头:“将军他们,从来不说二话!”

  罗刹女不负众望,她简洁明了地表示了坚定的态度:“杀!”

  手起刀落。

  留着肥油的血洒了一地。

  众人被义军的利落骇了一跳。妇女们哪里看过这场面,差点腿软。

  一个小商人说:“嗨!前头我还觉得痛快。还没痛快多久,怎么这就杀人了?未免残酷......”

  一个拉车装粪的横了他一眼:“你满嘴喷的比我的粪都臭!”他一指稍远的老人:

  “感情你是没被这个癞毒蛤祸害过,才能说得风凉话!你知道这儿子是怎么死的吗?那是人家的独生子!”

  商人原先还想辩解几句,他也是痛恨这些坊长的。毕竟经常地,坊厢的治安维持费用,他们总是强要商民出,勒索敲诈无所不为。

  但看到这老人,他便默然了:他恰好住的不远,也是知道这桩事的。

  老汉贫穷无妻,中年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