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1章 乌克兰伯爵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顿角岛的造纸厂造出来的纸张,不但比一般的纸张白,而且更平滑,利于书写和印刷。当然,因为没有后世霸道的氯化物漂白剂,纸张没有后世的白纸那么白。但是,和这个年代普遍发黄的纸张相比,已经够白的了。关键是,成本还低。

  比如现在的欧洲,一张纸要1芬尼。一本1725页的《圣经》,要耗费上百张大纸。单是纸张成本,就要一个多金币。外加印刷和装订的成本,要好几个金币一本。

  所以,现在的欧洲,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书。耗纸很多的《圣经》,也只有贵族和传教士才用得起。因为纸张的昂贵,眼下的欧洲知识不可能普及。

  欧洲真正科技文化起飞,是基于两个事件——一个是乾隆年间,混入乾隆宫廷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将中国的造纸技术,用图画形式画下来寄回巴黎。

  法国人爱偷窃技术可是出名的,之前,威尼斯的玻璃镜子制造技术,就是法国人偷走的。后来,他们故伎重施,从华夏偷走了造纸技术。除了偷窃玻璃镜技术和造纸技术,法国人还在1698年派出传教士殷弘绪混入景德镇,偷取了瓷器制造技术。后来,到了18世纪,欧洲才有了自己的瓷器生产……

  另一个,则是基于蒋友仁带回去的华夏造纸技术,19世纪欧洲人发明了机器制浆和化学制浆的方法,大大地降低了纸张成本,让书籍和报纸成了普通人也能买得起的东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英国的报纸,在现代造纸技术发明前,每份价格高达1先令,也就是12便士。但造纸成本降下来后,报纸价格降到了每份一个便士,降幅高达12倍……

  ……

  当然,马林可没那么好心,让欧洲各国用上廉价纸。他这次卖纸,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掩盖加拿大的造纸厂。

  以后,马林打算在全国推行使用书本和纸张发票。现在,已经在中枢机构进行推广了。下一步,就是推广到民间。

  但是,贸然在全国铺开纸张的使用,会让别的国家怀疑。因此,马林干脆这次拿出一批纸张,跟着大明买来的丝绸和瓷器一起卖。他要借助这次拍卖告诉别的国家——我在明朝买了很多纸张,价格不高哟……

  这样一来,以后北海国普遍应用纸张,就没人怀疑了。毕竟,从大明买纸,合情合理……

  至于纸张的价格,马林也没客气。虽然他百张纸的成本只有芬尼不到,但是,这次拍卖,他打算按照每张芬尼的价格出售,也就是每百张30芬尼,相当于半个金币……

  这个价格,比大明的竹纸贵6倍多,但却是欧洲市价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且,纸张质量更好。这样便宜的价格,加上质量过硬,不愁卖不出去。而且,马林还能赚翻了。毕竟,布雷顿角岛造纸厂每张纸成本只有芬尼,按照芬尼每张的价格卖出去,价格翻了60倍……

  ……

  和上次拍卖一样,马林依然不打算只在一地拍卖,而是分为几个场所拍卖。

  而且,这次本土的拍卖场所,马林不打算放在埃姆登或奥里希,而是打算放在易北河口的拉斯维加斯城。

  之所以选择在拉斯维加斯举行拍卖会,是因为马林打算把拉斯维加斯这个赌城推销给各国。毕竟,马林建立拉斯维加斯不是为了自己人玩耍,而是为了赚钱。如果没客人来,还怎么赚钱呢?

  因此,马林这次把本土的拍卖场设立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等参加拍卖会的人到了拉斯维加斯,感受到了那边发达的赌业,肯定流连忘返。然后,下次这些人就可能还回来。就算不来,口碑扩散开去,也能带动别人过来消费……

  除了拉斯维加斯,马林还打算在巴黎、伦敦、罗马、巴塞罗那和里斯本举行拍卖会,以照顾到各国的消费者。至于德意志本土,则会在南部的纽伦堡开设南方专场,以方便德意志南部地区的客户……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