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沃尔姆斯帝国会议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所以还坚持送礼给他,只是不希望腓特烈三世在帝国议会上阻扰自己而已。

  毕竟,萨克森选帝侯在神圣罗马帝国中的公职是帝国元帅,是全帝国最高将领,其威望是巨大的,影响也很大。虽然马林已经贿赂了不少萨克森系的贵族。但要是腓特烈三世在帝国会议上激烈反对的话,难保不会有萨克森系贵族临阵反水,选择反对。所以,马林即使知道希望不大,还是给其送去了重礼,为的就是对方不给自己捣蛋。

  事实上,这一次的帝国会议,主要是为了调节正在激战的皇帝一方和瑞士的矛盾。现在,双方正打得难解难分,很是激烈。瑞士人是占据上风的,但皇帝拥有天险阻隔,倒也没啥太大的危险。

  只是,皇帝受不了把大军困在格劳宾登地区和瑞士撕逼。毕竟,一万多大军,几乎是皇室力量的大部分了。困在格劳宾登,不利于保护奥地利和勃艮第等地盘。

  而且,战争的持续,资源消耗也巨大,每天花的钱不计其数。这让皇帝心疼了,所以,他请求身为大议长的美因茨大主教召开帝国会议,敦促瑞士人停止进攻。或者,通过宣布瑞士人为叛逆的决议,让皇帝从各国或帝国自由城市收取一笔战争税,环节经济压力。

  实际上,帝国议会每年基本也会召开一次例会的。美因茨大主教并不愿意满足皇帝的条件,但身为名义上的首相,也不能一点都不给皇帝面子。

  而在私下里,美因茨大主教早就和其他选帝侯商量好了。最终,他们的处置办法是——口头谴责瑞士人的行为,但不对瑞士人做出任何实际的处罚。

  也就是说,大家决定在表面上同情下皇帝,口头呐喊一下。但实际利益,他们是不会给皇帝的。不然,皇帝打败了瑞士人,变得更强了,也许就会来收拾诸侯们了……

  果然,新一届的帝国会议召开后,诸侯们都十分默契。在皇帝提出马林加入帝国议会的建议时,大家因为都收过好处,加上觉得这也没啥大不了的。于是,大部分人选择了支持。在选票超过三分之二的情况下,马林终于是获得了一个席位。以后,马林可以选择亲自参加帝国议会,也可以派代表来。毕竟,他的席位,在帝国议会里也没啥发言权,来不来帝国议会都无所谓。不像美因茨大主教等人,他们是帝国议会的主导者,自然要亲自出面,在帝国议会上搅动天下风云。

  但接下来,当皇帝提出要惩罚“叛乱”的瑞士联盟的时候,诸侯们很默契。表面上,大家都“强烈谴责”了瑞士人的扩张行径。但实际上,当皇帝要求帝国议会批准其征收战争税时,大家却多半表示了反对。

  诸侯们认为,皇帝和瑞士人的冲突,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属于诸侯间的争霸,而不是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