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6章 口音很重要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荷兰人当初在好望角建立开普敦,也不是为了贸易,而是只是为了建立一个中转的补给站。同时,也肩负拦截敌对国的商船的任务。

  毕竟,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好望角是欧洲商船去东南亚的唯一通道。荷兰人只要在此部署战舰,就能对敌对国的商船进行拦截和洗劫。甚至于,最初的开普敦殖民首领都不叫总督,而是叫司令官,直到1672年才改称总督。

  事实上,一开始,荷兰人也没有在开普敦殖民地找到利润点,而是只把开普敦当做补给站。为此,荷兰人在此建立了不少农场,生产新鲜的蔬菜。因为,17世纪的时候,欧洲人也意识到了多吃蔬菜可以降低得坏血病的几率。

  正是靠着在开普敦建立的几个简陋的农场,荷兰殖民者在开普敦扎根下来,并不断扩大地盘,最终形成了殖民地,而非殖民据点。

  而且,早期的荷兰人,也不是只移民荷兰人来开普敦,而是移民了大量德意志穷苦农民甚至法国农民。毕竟,当时荷兰商业氛围浓厚,荷兰人不是去搞航海殖民了,就是在为航海殖民服务。种地这种不怎么赚钱的事,只有德意志农夫和法国农夫才会干。当然,也有不少荷兰贫民接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雇佣,来开普敦讨生活,办农场。所以,后世的南非白人,血脉很杂,并非只是荷兰人后裔,也有不少德裔和法裔。因为种群驳杂,导致当地荷兰语口音都被带歪了。然后,布尔人的南非荷兰语,变得跟荷兰语越来越不像,成了新的语言。这也导致,后来黑人翻身后,欺负布尔人的时候,他们也不会选择移民荷兰。因为,他们说的南非荷兰语,已经不荷兰了。

  ……

  这些原本历史上的事情,给了马林足够的经验教训。因此,马林非常重视殖民地的教育。不但重视文字教育,对于口音的教育也非常重视,特地弄出了标准音标,不允许读错。

  永远不要小看口音对政治的影响力,即使是同文同种,说着同一种语言,若是口音有差异,也会产生隔阂。

  就像明朝官场,就有很明显的地方派别之争。比如,齐党、楚党什么的。最大的派别之争,就是南方官员和北方官员的对立。

  至于为何如此?一开口,差异就出来了。所以,很多时候,同乡们不得不抱团取暖。因为,别人和他们格格不入。

  但是,这个问题,在21世纪的华夏,显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特别是从80后开始,大家普通话都说得贼溜了,天南地北的人,很难听出口音差异了,地域歧视什么的,渐渐减少了。到了90后、00后,人家小孩子在学校里都只说普通话了,比上一辈人更加没口音差异了。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80后以前的70后和60后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