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40章 意大利民工来了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较好。当然,这里的吹瓶,可不是后世喝啤酒那种吹瓶。不是鼓腮帮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干过吹瓶工作……

  所以,有些工作,真不是努力就能解决的,还需要一点天赋。除了吹瓶需要气息悠长这个天赋外,打磨雕刻这份工作,同样需要天赋,艺术天赋。要不然,雕刻出一个奇丑无比的东西出来,如何卖得出去。

  正是因为这其中的麻烦,所以马林干脆把玻璃制品的生产大量外包出去了。这样,也省去了挑选有天赋的苗子,再培养几年的麻烦了。

  而说到制造精美手工业品的工匠,在这个年代,恐怕欧洲任何国家都没法和意大利比了。坦白说,意大利人也许打仗不太行,但制造工艺品,工匠们的技术,无论是现在,还是后世,都是很不错的。

  无论是威尼斯,还是米兰,佛罗伦萨,甚至罗马,都有大批的优秀工匠,能够制造出精美的工艺品。

  这大概和天主教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会的总部在罗马,因此,教会对意大利的手工业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光是在雕刻和绘画方面,教会就对意大利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特别是雕刻家米开朗琪罗,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罗马为教廷创作宗教题材的浮雕壁画。而这些工作,也锻炼了他的技艺,使其变得伟大。而拉斐尔和达芬奇,同样也经常受雇于教会,创作作品。比如拉斐尔就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而达芬奇,也创作过《最后的晚餐》这样的宗教画作。

  可以说,教廷的存在,让意大利人对雕刻和绘画重视无比,诞生了很多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同样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品工匠。

  这些工匠,也许远不如米开朗基罗这样的大师,但是手艺水平,要远超过其他欧洲国家的。事实上,德意志很多艺术家和工艺品生产者,也是在教会的扶植下出现的。

  所以,把好看的工艺品的订单外包给意大利有艺术细胞的工匠,倒也恰到好处,算是合理利用资源。要是在北海国这个糙汉国家,想培养有艺术感的工匠,的确有些为难人。

  毕竟,社会环境不同。日耳曼糙汉,现阶段更多地是谋求生存,而不是追求艺术。毕竟,从农业时代来看,德意志地区气候条件不算太好,大家生存困难,哪有心思玩艺术?

  而意大利则不同,因为气候温暖,加上灌溉技术也比较先进,人们的生存压力要比德意志那边小很多。而且,这里的教会和富商,也大力扶持艺术的发展,导致意大利的艺术氛围非常浓。即便是工匠,也喜欢弄点有艺术感的手工业制品。

  所以,面对现实,马林也懒得在北海国培养德意志人的艺术细胞了。大不了,都外包给意大利人做。

  当然,马林还是想要引进一批艺术天赋比较好的意大利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