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98章 地瓜烧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传说中的“地瓜烧”了。

  地瓜(红薯)酿酒,出酒率并不高,三斤红薯才相当于一斤大米的出酒量。但是,红薯产量高啊!这年头,红薯亩产是水稻的十倍。就算出酒率是稻米的三分之一又如何?折算下来,每亩红薯的出酒率,还是每亩稻米的三倍多。

  当然,地瓜烧不好喝,只是尝尝酒味而已。但这也不是问题,马林打算,以后引进一些倭国农夫种植水稻,掺入部分稻米酿造红薯酒,那就口感更好了。

  而且,地瓜烧不好喝,不是还能勾兑嘛。可以添加些枫糖浆什么的,那样口感就上来了。

  另外,对于这个年代东欧的毛子们而言,地瓜烧口感差些不要紧,大不了降点价呗,一样大受欢迎。毛子们连酒精兑水都喝得美滋滋的,他们是不会介意喝地瓜烧的。

  甚至,因为地瓜烧价格更便宜,会更让他们喜欢。因为,毛子们穷啊……

  穷鬼想喝烈酒?这个年代真不容易呢!毕竟,欧洲粮价那么贵!

  而成本低的地瓜烧,恰好给了他们买到更多烈酒的机会,他们岂能不高兴?

  马林呢,同样也很高兴。这样,他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粮食了。毕竟,粮价这么贵,拿去酿酒真心浪费。从前,是没啥人口,粮食无从消耗,才拿粮食酿酒的。

  但现在,有了罗斯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农奴后,粮食吃紧。但烈酒生意要做,所以,用高产的红薯代替黑麦酿酒,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当然,啤酒什么的,没办法,还是得用黑麦酿造。毕竟,红薯没法酿啤酒啊。另外,提供给贵族的“皇家礼炮”,也得用黑麦酿造。但贵族并不多,所以消耗黑麦也有限。倒是供应给普通人的普通烈酒,量比较大,消耗黑麦惊人。有了地瓜烧,马林宁可降点价格,也要省点粮食。

  在粮食缺乏的年代,地瓜烧几乎就是酒鬼们的不二选择。像抗战年代,因为很多农民逃难或被杀戮,粮食极为匮乏。那个时候,想要喝酒,只能是地瓜烧。像是《亮剑》里,李云龙平时喝的,就是地瓜烧。甚至,因为许诺了半斤地瓜烧,炮手柱子一兴奋,直接一炮干掉了坂田联队的指挥所。

  所以说,在粮食匮乏的年代,还是用红薯酿酒比较划算。要是让这个年代其他国家的人知道北海国用海量的黑麦去酿烈酒,估计想掐死马林的心思都有。这特么的,大家吃的面包一半以上都是木屑泥土之类的杂物呢,你丫居然拿辣么多黑麦去酿酒……来来来,看我板砖一般硬的黑棍面包,砸烂你的狗头!

  不过,地瓜烧口感的确差。所以,马林琢磨着,是不是聚集一批酿酒大师,研究下勾兑工艺。比如,把口感最好的葡萄酒,和地瓜烧勾兑在一起……

  地瓜烧纯度弄高一点,接近酒精。然后,拿低度的葡萄酒,和地瓜烧一勾兑。这样,度数上去了,却保留了葡萄酒的味道……嗯,此事大有可为啊……

  至于白酒和葡萄酒混合后喝了易醉?这是问题吗?很多酒鬼喝酒,不就图个一醉吗?所以,不是问题。甚至,马林打算往酒里面加点蔗糖,用甜味掩盖地瓜烧的口感差。而这,也算给古巴蔗糖找到消耗的地方了。而且,加了糖的酒,很容易不知不觉中喝多,正好增加了消耗。至于伤身体,有害健康什么的,马林才不管。想要健康,最好不喝酒……

  马林算了算,如果使用三肥齐全的种植法,红薯亩产至少上四五千斤,相当于北海国目前黑麦亩产的十倍。而黑麦出酒率比不上大米,红薯出酒率是大米的三分之一……所以,一亩红薯的出酒量,是一亩黑麦的三四倍,绝对是好生意。

  而且,酿地瓜烧剩下的红薯酒糟,还可以拿去配成饲料喂猪……妥妥的产业链啊……不但能提供白酒,还能产出大量猪肉。红薯出酒率不高,所以酒糟多,能养的猪也多。到时候,北美殖民地,不可避免地将会成为酒肉产出重地……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