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42章 30万法国移民的安排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30万法国移民,多半来自法国东北部边境地区。而其中,有一部分人,恰好就来自勃艮第地区。甚至,不少人都在葡萄酒庄里做过工,为酒庄主人打理过葡萄园,采摘过葡萄。

  当然,里面是没有酿酒师的。因为,酿酒师在这个年代属于“高科技人才”,很受追捧,特别是酿酒技术好的。这种人不可能沦为难民,被迫逃荒的。这家葡萄酒庄倒了,酿酒师也可以轻松找到另一家酒庄入职拿高薪的。

  如果你碰到一个逃荒的酿酒师,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一种可能是这个酿酒师酿酒技术很烂,酿出的葡萄酒非常难喝;另一种可能,就是这家伙得罪了惹不起的人,被人通缉了……

  所以,30万法国东北灾民里面,也许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葡萄酒庄打过工,但酿酒师是不会有的。

  但这也难不倒马林,而且,马林也不求能酿出多好的酒。他要的,不过是一个名分而已……

  ……

  也就是说,马林已经给这30万法国灾民想到了一个经济项目——种植葡萄!然后,酿造葡萄酒!

  当然,酿酒师马林可以帮忙解决。顺便提一句,马林在家乡波鸿,建立了一个巨大的酿酒厂。酿酒厂里,有一个酿酒师培训班。主要教学徒们酿黑啤酒和二锅头这样的白酒,但是,也有教酿葡萄酒的。因为,在鲁尔区莱茵河畔,也是有葡萄种植园的。虽然不多,但也有。

  加上葡萄酒的宗教意义,导致葡萄种植也很受追捧。需要指出的是,正因为葡萄酒的宗教意义,最热衷种植葡萄酿酒的,其实是那些主教国的主教们。毕竟,花钱买葡萄酒,特别是高档葡萄酒,是很贵的。大家财政都不大好,所以,如有可能,都是尽量自己种植葡萄酿酒。

  比如,后世德国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摩泽尔,就位于现在的特里尔大主教国的境内,也是特里尔大主教国全力扶持的产业。毕竟,主教国,葡萄酒消耗大,自然希望能自家种出好葡萄,酿出高档的符合大主教身份的上等葡萄酒。

  而另一个德国重要的葡萄酒产地莱茵高,位于美因茨附近,是在美因茨大主教的支持下发展葡萄种植和酿酒的。

  而波恩南边的阿尔地区,则是科隆大主教支持的葡萄酒产区。北海国莱茵河地区虽然葡萄园不多,但也是有的。因此,在波鸿酿酒厂,也是能抽调出一批会酿制葡萄酒的酿酒师的。

  马林打算,利用那30万法国移民,在德拉瓦半岛上开辟出大片的葡萄园,种植和酿制葡萄酒。至于葡萄种植的品种,马林打算引进波尔多的主要品种赤霞珠,而不是引进勃艮第地区的主要品种黑皮诺。

  主要是,黑皮诺葡萄太难伺候,很是娇弱,适应性差。而赤霞珠,则能很好地适应世界各地的气候。

  另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