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2章 路线问题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为马林是要他们将来去打渔。但实际上,马林是打算把他们培养成船员。毕竟,以后搞大航海殖民,水手缺口很大。

  至于训练中的安全,马林也是很重视的。每个人都配备了救生衣,是用皮革缝制和粘合的充气皮囊,类似足球那种。充好气后,救生衣套上去,就不容易下沉淹死了。

  对于年轻女孩和小女孩,马林给了另一个培养方向——学习剪羊毛、挤羊奶和制作奶制品。毕竟,以后这帮荷兰移民中的青年男子要去外面当水手的。女人们在家,又不能干重活。所以,和老人们一样,利用牧羊犬放羊,并产出羊毛和奶制品,是很好的谋生方式。即使男人在海上遇难了,有这手艺,也不至于饿死。

  如果单纯从谋生角度来讲,其实养奶绵羊——东佛里生羊是最好的选择。这种奶绵羊能提供充足的羊奶,用于制作奶制品,可以提供充足的食物。而且,还能产出羊毛。虽然羊毛质量一般,但用来纺织劣质的呢绒还是足够了。最关键的是,有牧羊犬的帮助,可以养很多只。

  但是,养奶绵羊固然利于百姓,却不利于官方收税。因为,奶绵羊比较全能,也比较平庸。而且,奶制品在欧洲售价还不如毛纺织品,属于廉价商品,能产生的税收比较少。而种植谷物和饲养产毛绵羊,产值更高,能获得的税收也更多。

  所以,马林一般不允许农户自己选择养羊还是种地。所有土地,都要按照官方的规划来。你可以多开辟种粮食的田地,但却不允许随便把农田改为牧场。

  当然,这是本土的政策。但实际上,本土基本没有什么自耕农,基本都是贵族封地和容克庄园,这条政策基本就是针对庄园主的,农奴们并没有话语权。但到了殖民地美洲,这又不一样了。因为美洲土地太多,而人口太少。所以,除了部分必要的耕地外,大力发展养羊业也是允许的。毕竟,养羊业对人口要求少,土地利用率较高。

  ……

  事实上,在欧洲殖民历史上,土地一开始并不是殖民者的首要目标,贸易利润才是。比如葡萄牙在非洲沿海的活动,主要以交易获得金沙为主。虽然从《托德西拉斯条约》中划分到了非洲大部分,但他们的核心利益还是在印度和华夏。为啥?印度和华夏贸易利润高啊!印度的香料,华夏的丝绸和瓷器,才是海上贸易的核心点。

  又比如荷兰人,历史上,荷兰人在占据了香料群岛和爪哇岛后,其实在17世纪就派航海家塔斯曼,就探索了东印度群岛南边的澳大利亚大陆,还发现了以他命名的塔斯马尼亚岛。但是,荷兰人发现澳洲大陆上没有什么人,土著人啥有价值的货物都拿不出。所以,一直没有占领这片大陆。

  后来的英国,其殖民帝国的核心,也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