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3章 “挑大勤”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小麦种植面积多点。完善的灌溉系统,和肥沃的火山灰土壤,使得意大利南部地区成了欧洲人眼中的黄金地区。而西西里岛,因为盛产制作意大利面所专用的杜兰小麦,被欧洲人誉为“金盆地”……

  马林要在新到手的三个省份的土地上种地,可没那么简单。除了需要用到集齐了三大肥料的混合肥料,马林还需要在田亩中开挖大量的沟渠和墒沟,用以引水灌溉。

  沟渠是引水的主干道,而墒沟,则是麦田漫灌的关键。在麦田中,每隔几米,就会有一个浅浅的墒沟。灌溉的时候,水流流入墒沟里,因为每个田垄之间的墒沟只间隔几米,所以,引入墒沟的灌溉水,可以渗透到麦子的根系,让其喝饱水。当然,灌溉的最关键,其实就是麦子刚种下去的时候,那时候需水量最大。只有湿度足够大,麦子才能更好地发芽成长……

  黑麦虽然没小麦那样娇贵,需水量不大。但是,若是有足够的灌溉水,也是能促进产量的提高的。

  只是,这种灌溉技术虽然现今,可惜需要开挖大量的沟渠和墒沟,工作量非常大。因此,马林现在就算有足够的劳动力去开发那三个新省份,也来不及开挖沟渠和墒沟。

  反倒是,有了这一年的时间缓冲后,在春耕结束后到秋收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马林完全可以组织老省份那些闲下来的壮年劳动力,去三个新的省份开挖沟渠和墒沟。到了明年春天的时候,新的沟渠和墒沟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加上肥料加工厂也能够大量提供混合肥料了,不增产就有鬼了……

  上辈子的时候,马林的父亲就告诉过马林——在没有挖掘机的年代,建国后,国家多次组织农民,利用农闲时节(主要是冬天),集中搞农业“大会战”,专门趁着这个时候挖沟开渠,以方便灌溉。这种挖沟开渠的“会战”,在马林老家那边,又叫“挑大勤”,属于劳动强度极大的活动,一般都只征发男子。之所以叫“挑大勤”,是因为挖河时,泥土都是放在箩筐里,让汉子们挑着,爬上河堤的。所以,叫“挑”大勤。至于勤字,意思就是出勤的意思。因为,那个年代是工分制度,出勤计算工分。挖河属于出大力的事情,所以叫大勤。而泥土全是靠人力挑上河堤的,因此也叫“挑大勤”……

  在没有挖掘机和渣土车的年代,所有灌溉河,基本都是靠“挑大勤”挖出来的。而马林上辈子所在的江淮地区,因为一年两熟,稻麦轮播,所以,只有冬天才算农闲十分。而“挑大勤”,也一般在冬天组织。据说,“挑大勤”特别辛苦。农民伯伯们在寒冬腊月那样的寒冷气候里,因为劳动强度太大,浑身冒汗,很多人棉衣都脱掉了,只穿着单衣挑土。而且,在这个时候,汉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