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8章 兵临城下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有13万,实际上只有五六万人能战。”

  “哦,原来如此……那么,郑兄弟,为何当初侯大苟大帅拥兵数万,还是败给了朝廷呢?那时候,朝廷也只有16万人啊。按照你的说法,其中只有七八万能战之兵,侯大帅并应该输啊!”

  郑云虎摇摇头,道:

  “当年侯帅之所以输,并非因为兵力不足,而是因为兵力都分散了……”

  “何解?”

  “当年侯帅起事,的确拥有数万兵马,甚至有骑军和水军。但是,侯帅的兵马占的地盘太大了。那时候,侯帅的大军,不仅攻下了廣西,还攻占了廣東大部。除此之外,侯帅的大军,还进攻湘南,水军还袭击闽浙沿海……只是,如此一来,数万大军被分成几部分,兵力就分散了。而朝廷的大军,目的明确,直指侯帅本部。最后,侯帅只带了万余人守卫大藤峡。最终,被明军团团包围。躲上山,还被明军放火烧山,这才失败的……”郑云虎声音低沉,情绪似乎也不高。

  黄文龙点点头,但随即疑惑地问道:

  “不对啊,我听说书先生说过三国的事。那黄巾起义,不是打到哪里,就在那里获得兵源吗?侯大帅虽然开始只有几万人,但打下那么多地盘,应该也增加很多兵马了啊?”

  郑云虎苦笑道:

  “大当家的,那是汉人自己的起义啊!黄巾军本就是汉人,自然打到哪,就有人响应。可是,我军是瑶民的军队。除了开始起义的几万人,后来增加的人数并不多。因为,汉民并不相应我军啊……”

  黄文虎恍然大悟……

  也是,侯大苟是瑶民义军首领。虽然当时僮民和苗民也响应了他的起义(不然也没有几万人马),可汉民相应得却很少。毕竟,事情的起因是明王朝对少民的压迫,和汉民是无关的。因此,侯大苟的瑶民义军打到廣東、湘南后,除了部分少民和少数当地汉民外,大多数汉民都是中立的。所以,起义军不但没有滚雪球般壮大,反而因为底盘太大,不得不分兵守卫。然后,就给了明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兄弟的意思是,让我军集中在洛容县和明军大战?”黄文龙问道。

  郑云虎点点头,道:

  “没错,既然我军兵力少,就不能随便分兵了。而退上山也不行,因为,明军会烧山。所以,我的意思是,据守洛容县城,和明军决一死战。我军虽然人少,但也有上万狼兵。而且,还有坚固的城墙为依托,不信挡不住明军。等到明军久攻不下,疲惫了,就是我军反击之时!”

  “妙啊!只是,我们有那么多粮草坚守吗?”黄文龙可是知道的,没有足够粮草,是无法坚持很久的。

  “这个容易,趁着明军尚未抵达,我们派军队四处征粮去!另外,把洛容城里的汉民都赶出城,免得多耗费粮食!”

  “好,就依郑兄弟的意思办!”

  很快,僮瑶起义军就把洛容县城里的汉民全赶了出去。同时,派出数支兵马,四处出击,去乡下征粮。重点去那些汉族地主家里“征粮”,以满足久守城池之需要。

  事实上,所谓的“征粮”,也就是抢粮而已。而且,会把老百姓的粮食都抢光,一点不给剩下。

  所以,每次战乱,老百姓会饿死很多。因为,只要有大军经过,就会抢光他们的粮食。不管哪路人马,来了就抢粮食。如此反复,不大片饿死百姓才怪……

  当大明军队兵临洛容县城下的时候,僮瑶联军基本上已经抢够了粮食,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了……y7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