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1章 钢芯独头弹(二合一)_欧皇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另外,马林之所以青睐独头弹,是因为独头弹的工艺要求很高!

  是的,别看独头弹是滑膛枪的子弹,可它的工艺要求是很高的。它把膛线刻在了子弹头部,好利用风力使得子弹旋转……

  问题就出在这里……

  一般情况下,使用线膛枪的话,一根枪管可以反复使用。因此,即使刻废了一根枪管,大不了再换一根。只好枪管检验合格,上了战场,一般是不会出啥大问题的。

  可独头弹不一样……

  独头弹把膛线刻在了子弹上,如果膛线刻歪了,那就惨了,直接也会飞歪了,造成打不中目标。

  因此,独头弹头部的膛线,必须刻得精确而又匀称,绝不能有错。不然,就达不到利用风力的目的了。而且,还是每一颗独头弹都必须如此。

  这样一来就难了,别说16世纪初的制造水平了,就是2o世纪抗战时期土八路的兵工厂里,也绝对达不到这种要求。而达不到要求的后果就是——子弹无法精确命中……

  更要命的是,这个年代子弹是铅做的。铅是什么玩意?软的啊!要是运输途中磕碰一下,碰坏了阳膛线,子弹就废了。

  所以,后世的猎枪弹独头弹,独头都是密封包装在猎枪弹的硬塑料壳内的,不让磕碰。可现在火枪手啥习惯?都是从包里摸出铅弹,让后用铁通条粗暴地往枪管里捅的。这么对待,肯定会把铅做的独头弹搞废了。

  另外,这个时代欧洲工匠制造物品,质量控制也很松,很难做到精确生产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的独头弹。不像后世直接用自动机床,精确度很高。

  ……

  不过,马林不怕精确度问题。大不了,走高端路线呗。而且,自从推广了游标卡尺严控质量后,北海国机械制造的精度大大地提升了,绝对远同时代欧洲其他国家。现在,欧洲其他国家的精度还是毫米级,而北海国的制造精度,已经达到毫米级了。当然,这是制造精品时的要求,废品率也是很高。但是,这很适合生产独头弹这种高要求的东西。而且,高精度的玩意儿,也能对其他欧洲国家形成技术壁垒。

  只是,貌似制造独头弹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啊……虽然量产比较麻烦,可小规模制造,难度却是不大的……

  ……

  说做就做,马林找来达芬奇,帮自己花了一张精密的图纸,也就是独头弹的图样。

  为了能达到尽可能远的有效射程,马林将独头弹设计成了“头部有阳膛线,尾部带尾翼”

  的两种技术二合一的外形。有阳膛线和尾翼两种稳定飞行的设计一起作用,子弹飞得更稳,有效射程自然更高。

  图纸是很好画的,毕竟马林是绘图能手,而达芬奇更是画图圣手。只要注意阳膛线对称,也就没啥了。

  但是,将其转化成实物,不要太难哦。在现代,只要把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