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训练基地_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快速的往密支那运送战略物资,有时甚至还降落在密支那机场卸货。

  有句话说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就是物资,这话也的确有一定道理……就比如这会儿,因为中美联军的后勤运输及物资情况要比日军好得多,于是很顺利的就夺取了缅北的制空权。

  另一方面的问题,就是要在孙布拉蚌建立一个训练基地并开通从密支那到孙布拉蚌及孙布拉蚌到印度的公路。

  其实这也不能说是“开通”。因为从密支那本来就有公路到孙布拉蚌及印度的雷多,只是这些公路太窄不适合大量运送物资,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役将其拓宽。

  在这一点上也许中国士兵能够承担,但史迪威却认为远征军总人数不过四万人,这些兵力防守密支那防线建立防空火力网都已经略显不足了,如果还要抽调人手去修公路、建基地,在不远的将来还要训练,那无疑会给密支那防线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危险。

  既然不用中国士兵。那自然就只能用缅甸百姓了。

  于是英军留下的物资又发挥了作用……能够让百姓干活的就只有食物。

  在这时候就别管什么钱了,钱这玩意归根结底是要能够买到东西。而在缅北这到处都是崇山峻岭的山地,交通和商业都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再加上这时还是战争时期,就算是大把大把的美元在手里也跟擦腚的草纸差不了多少。

  而密支那却有大批逃难过来的华侨及部份缅甸百姓却因为缺食少穿而挨饿受冻,于是就不用想了……让他们去修路建基地,工资用粮食结算。

  这一来可是把那些华侨及缅甸百姓乐坏了。只需要付出劳动力就能填饱肚子何乐而不为。

  这其中尤其是华侨,他们本来就很支持中国军队打日本鬼子,这时又能支持自己的部队又能赚到粮食,当然就不会有什么意见,有些华侨甚至全家老小都带着去修路而要求的粮食却只需要裹腹就可以了。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中国军队是来帮咱们打鬼子的,战士们付出的是血、是命,咱们不过是出点力,如果这都要求更多的报酬,那咱们还算是中国人吗?”

  还别说,在这异国他乡尤其现在可以说是远征军“虎落平阳”时的异国他乡能得到老乡的帮助,还真是让战士们感激涕零。

  流氓就感叹道:“有这些老乡的支持,咱们在这鬼地方跟鬼子拼命也值了!”

  缅甸百姓的积极性虽然会比华侨差一些,但在乌那塔的号召下也算是十分卖力的参与了拓宽公路及其保养的工程中。

  在缅北百姓及华侨的共同努力下,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印度雷多到孙布拉蚌的公路就拓宽到足够两辆汽车并排行驶的宽度了。

  在公路开通的那一刻,早已汇集在印度雷多的美援物资就像潮水一样沿着公路驶进了训练基地,这其中包括用于给中国军人训练和换装使用的大量的坦克、大炮等美式武器、英式军装及大批生活物资等。

  于是一个训练和换装基地就这样在密支那的后方形成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