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帝王觉悟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二日,金陵地震。

  四月五日,金陵再次发生地震。

  四月八日,金陵不仅地震,还死了三十余百姓。

  如此频繁的地震,引起了都察院御史们的警觉,一些礼部官员也开始奋笔疾书。

  无一例外,都在说:

  皇上迁都引起上天不满,现降下地震以示警告,若再不停止迁都,恐有大灾降世。

  进言的文书一封接一封。

  朱文奎都懒得仔细看这些文书,交给杨溥收起来晚点烧了去。

  北平新都已完全竣工,外围城墙也已筑成,当下北平正在做最后的清扫、点缀、物件置办、人员进驻等事宜,一些衙署都已经开门了,比如刑部衙署,人到了没两天,直接就开业了,抓了好几个不法事之人。

  北平卫军营正在分流,一部分缺乏战力的退出,一部分外调至地方卫所,一部分直接加入未来北平京军。就连北平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也开始合并与调整,布政使司挑选人员直接进入吏部、户部,按察使司全部并入刑部,都指挥使司进入五军都督府。

  朱文奎以为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应该看得清楚,迁都已成大势,不可逆转,可谁知道这群人竟还不死心,借地震来攻击朝廷迁都决策。

  杨溥看了几眼,发现这些文书无一例外都是一群老官员写的,他们多品阶不高,又没了晋升希望,加上根基在金陵附近,自然想抓住一切机会反对迁都。

  “太子,这文书不批,也不合适吧?”

  杨溥认为,置之不理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更多的奏折,下次看奏折的时候更费神,因为会多看到一行“上次写文书没批,可能没看到,我再写一封”之类的话。

  朱文奎想了想也是,于是挥笔写下:

  若上天反对,当震泰山共北平、金陵三地。若无,则准之。

  地震这玩意是什么,朱文奎早就听朱允炆解释过,但作为皇室之人,还不能放弃天授神权,放弃天人感应。

  你不是说金陵地震是上天反对,它反对的话,那就三个地方一起发地震让我看看,都震了,迁都不迁都咱们就商议商议,只震一个金陵,这不是说明金陵不安全,催促咱赶紧搬家嘛。

  杨溥看着朱文奎批阅的文字,嘴角微微一笑。

  这还真是绝了。

  泰山相当于在北平与金陵的中间,隔着那么远,别说三处不太可能同时地震,就是同时地震了,谁也说不清楚。

  小地震晃两下地方上都不上报的,谁知道千里之外震没震。

  工部尚书黄福走了进来,行礼之后,递上文书:“太子,燕王府举家迁往封国,那北平与金陵两地的燕王府该如何处置?”

  朱文奎看着黄福,对这个问题有些始料不及。

  这倒是个大问题,北平修建有燕王府,而且还不小,可现在燕王这一脉已经确认全部去封国了,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