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七章 原来是低血糖(一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允炆打开大同急报,只见其中写着:

  臣大同都司郭英奏报,晋商常千里为保北上安危,联七大晋商,集骆驼七百余、马匹四百余,合近两千人,负大量盐、铁、丝绸等物。

  臣知此行不妥,然皇命在身,时月不候,难以请示,与安全局千户顾云商议,准其九月一日出关,北上探查,以览东西蒙古全貌……

  朱允炆反复看了两次,才收起急报,目光忧虑地看向西北方向。

  八大晋商联手了吗?

  这对于大明而言,或许不是一件好事。

  在明朝历史上,东林党的背后便是江南财团,而其凭借着强大的财力,干涉与影响着大明王朝,当时的江浙一代,俨然成为了江南财团的“独立”之地。

  财团走入政治,有害无利。

  虽然政治与财团都是吃人血的,可政治多数情况下是讲究策略的,有底线的,有节制的,也是愿意遵守规矩的。

  可财团没有这些,他们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只要有钱,别说弄死几个人,就是出卖国家,他们也毫不眨眼。

  像是一些财团,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给外面输送一下“滴来滴去”的信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不会考虑利益之外的东西。

  历史上的八大晋商,是不是卖了大明,投靠了清朝,致使大明加速灭亡,这种事不好说。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八大晋商手握上亿银两的资产,面对大明风雨,却选择一动不动,不出一文,任其毁灭。

  而等清人入关,却齐刷刷跪了下来,“皇商”的帽子,便飞到了他们头上。

  至于“皇商”的帽子为什么没戴其他人脑袋上,这就留人遐想了……

  朱允炆允许商业的发展,也允许商业做强做大,但绝不允许财团操控政治,虽然现在的商业财团尚未形成,大明上下的商业格局还没形成,但身为君王,不得不考虑如何给商业这头猛兽,加一个笼子。

  “看来《商律》需要修改了。”

  朱允炆低语。

  “差人告诉顾三审,让他给大同回信,便说:无妨。”

  无妨,就两个字,但却需要有人奔波两千余里去通告消息。

  古代就这点不好,信息传递太慢,又没电报,也没开通电话,火车飞机也跑不出来,只靠人和马,效率太低。

  总不能天天八百里加急吧,会死马也会死人的……

  朱允炆也知道这个问题,但没辙,就大明当下,唯一可行的方案,那就是修筑混凝土路,以坦途换时间。

  马恩慧换了常服,看着站在门口的朱允炆,走上前,道:“皇上,若有国事……”

  朱允炆拉着马恩慧的手,轻松地说道:“一点小事,朕已经安排好了。给太后请了安,我们便出宫。”

  小事?

  马恩慧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能用八百里加急递送的情报,绝不是小事。

  从慈宁宫走出后,朱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