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五章 移民之困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千里、常百业、曹有山等人牵着马走出扬州城,与来时不同的是,扬州城门外多了一根木杆,木杆上悬挂着一颗人头。

  “杀人就杀人,不至于如此吧。”

  曹有山皱了皱眉,感叹了一句。

  常千里轻轻咳了咳,道:“曹兄慎言。”

  死了的人是扬州城指挥史王礼,原因就在于城门大开、毫无防备,致使晋商“骑兵”入城。

  王礼被问罪,脑袋不仅被摘了下来,还用于警示大明所有地方军士,城防无小事,绝不可掉以轻心。

  兵部甚至因此颁布了专门的城防律令,其中有一条:

  若非朝廷官员、军兵、驿使,任何人不得在城外三里内骑马。

  一旦触犯,地方有权逮捕问罪。

  晋商只是商人,只能牵着马走出三里,才能上马远行。

  其实这也不算啥,毕竟商人送别的多,什么三里短停,十里长亭的,走多了也就习惯了。

  “叔叔,回去之后,我还想出关。”

  常百业憧憬地说道。

  常千里看了一眼常百业,淡笑一声,微微摇头道:“出关就罢了,虽然眼下没有鞑靼、瓦剌的消息,但估计用不了一两年,那里就会彻底乱起来,我可不想让你冒如此之大的风险。”

  “正因此如此,我们才需要多次出关,打探消息以赢得朝廷重视。”

  常百业坚持自己的观点。

  在京师这段时间中,常百业已然看清楚,商人想要地位,就必须赢得朝廷的认可。

  虽然晋商带来了五百战马,震动京城,堪称万人瞩目,可沈一元、黄发财等人带来的却是粮食,是三季稻,其货物更关乎民生,得民心!

  战马毕竟入的是军营,服务于战事,与百姓无关,惊叹过之后也就忘记了,不会轻易提及,可粮食会被百姓反复提及,相应的,沈一元、黄发财与南洋都会扬名于外。

  晋商出关与蒙古人打交道,自然不可能带大量粮食回来,但大明正在发展羊毛纺织业,若是将羊毛纺织业做大,养活不少百姓,晋商也可以赢得口碑。

  而这个前提,便是出关交易。

  常千里摆了摆手,对常百业说道:“你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出关的事,就交给其他人去做吧。”

  “什么事能比得上出关重要?”

  常百业着急起来。

  常千里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朝廷要疏浚会通河的消息,你应该也有耳闻吧,这是我们晋商的机遇。”

  常百业疑惑不解。

  朝廷开会通河貌似与晋商毫无关系,人工是朝廷征调,钱粮是户部直接管控,想要插足分一杯羹可不容易。

  再说了,会通河这件事是通天大事,一旦出了问题,建文帝必会大发雷霆,到时候,参与其中的人估计没什么好下场。

  挖河不是机遇,是坑。

  一旁的曹有山见状,伸手拍了拍常百业的肩膀,道:“你叔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