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千古忠臣方孝孺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御史高翔挥毫泼墨,引经据典。

  自三皇五帝,至明太祖,洋洋散散万言书,写尽了胸中悲愤,高翔直言道:“女子宜家绣工红,何须自贱至朝廷。吾辈皆是男儿风,捍死不辱四五经!”

  奏折一封接一封,直接送入了武英殿。

  御史说说也就罢了,可六部其他官员也不甘热闹,写书弹劾。

  一些人甚至将矛头直接对准了魏国公徐辉祖,扣上了一个“进言后宫,不知廉耻”的帽子。

  甚至连三杆子打不着的钦天监也冒了泡,说什么“夜观天象,恐有异变”。

  朱允炆坐在武英殿,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些奏折。

  这些人的水平真不是白给的,言辞优美,对仗工整,语句通畅,就是骂人不吐脏字。

  “你说,一个女子入国子监,就把满朝文臣都吓住了,女子有如此可怕吗?”

  朱允炆对一旁抱着孩子的马恩慧说道。

  马恩慧噗嗤一笑,说道:“皇上,臣妾可是有言在先,您明知不妥,为何还要如此行事?如今大臣反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朱允炆招了招手,对身边的太监双喜说道:“谁写的这些折子,送还给他们。你代替朕问他们几句话。”

  双喜问道:“皇上想问他们什么话?”

  朱允炆呵呵一笑,说道:“就问他们,你妈识字吗?不对,应该是,汝母识字乎?汝妻识字乎?汝女识字乎?可愿识字乎?”

  双喜张了张嘴,为难地看了一眼马恩慧,马恩慧低头不说话,双喜只好答应下来,抱着奏折就想走。

  “等等。”

  朱允炆喊住了双喜,又吩咐道:“跟他们回家,你当面让他们问问自己的母亲、妻女,记下来,给朕回复。”

  双喜答应一声,连忙去安排。

  马恩慧突然笑了起来,看着朱允炆说道:“皇上,您这一招,可有些土匪之气啊。”

  朱允炆哈哈大笑。

  对付这一群迂腐的人,直接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论语》不也说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既然你们读书人讲究孝悌,总不能不听老母亲的话吧?

  打发他们问问本心,再来讨论徐妙锦的事。

  “启禀皇上,翰林侍讲方孝孺求见。”

  太监禀告。

  朱允炆答应一声,一位约莫四十岁的清瘦男子,身着九品绿色盘领公服走了进来。

  这就那个被朱棣诛“十族”的方孝孺!

  若不是方孝孺被朱棣所杀,恐怕后世历史学家,必然将其归入到李景隆之流,间谍、无能、白痴一类的帽子,肯定是少不了的。

  方孝孺,年幼时便有“神童”之名,后拜在宋濂门下。

  宋濂被朱元璋称之为“开国文臣之首”。

  按理说,方孝孺被朱元璋重视,两次召见,应该官运亨通。

  可朱元璋偏偏不用方孝孺,而是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挂了之后,又留给了孙子,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