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_穿越到明朝朱由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督可不是洪督那种给人留面子之人,听闻此人心狠手辣,对待军将丝毫不留情面。一旦有犯军纪,别看俺们都是朝廷大将,这老孙可是说下狠手就下狠手啊,咱到时还是乖乖听令,莫要不小心掉了吃饭的家伙啊!”

  看在一千两银子的人情上,贺人龙终还是认真提醒了一下王朴。

  “多谢兄弟告知,这番人情某记在心里,来日定有厚报!”

  王朴当然能察觉到这是贺人龙的肺腑之言,心存感激之下双手抱拳表达了谢意。

  昭仁殿里,朱由检正在听取杨嗣昌关于各路兵马的最新情况汇报。

  “启奏圣上,至昨日申时为止,除却山东刘泽清部之外,其余各路兵马均已抵达并进驻京营。

  昌平总兵左良玉因驻地较近,是各路兵马中最早抵达的,其次为宣府杨国柱与大同虎大威部,陕西镇贺人龙部距离最远,但也比兵部所定日期提前五日到达。

  黄得功已遣快马报讯,所部已至通州以南,明日即可进抵京郊。

  目下只有刘泽清部未抵,臣已遣快马催促,令其克期到京,否则按律处置!”

  杨嗣昌拱手施礼后,将最新情报做了简要汇报。

  “刘泽清部住德州,距京师只有不到千里之路,贺人龙部住陕西镇、黄得功部住单县,足在京师千里之外,两部反而比刘部率先抵京,此为何故?”

  朱由检皱着眉头,面带不豫之色开口问道。

  对于宣大、昌平、山西几路人马最早抵达,朱由检并未有什么感觉,这几个边镇距离京师都不远,按正常行军强度的话都花不了多长时间,而距离最远的贺人龙却是率部提前五天到达,这让朱由检感觉有点意外。

  历史上著名的跑路将军竟然变得如此乖巧听令,这种反差确实不小,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各处明军的军纪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这种良好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兵部、锦衣卫派驻的监军制度。

  正是在这些监军的监视下,朝廷拨下的粮饷每月都能实额发放至每名士卒手中,军中将官苛虐士卒之事几乎全然断绝,领兵大将再也不敢对朝廷阳奉阴违。

  但这次刘泽清部的迁延迟缓让朱由检心头略感不快。

  “皇上切勿动怒,今日刘泽清遣人来报,其部出德州行至沾化境内时突降大雨,沿途官道泥泞难行,加之数处道路桥梁被大水冲毁,故此延误了数日行程。臣以为此事刘泽清定不敢以谎言遮掩,故此也属情有可原之事,臣已专责刘泽清昼夜行军,料其当不敢失期!”

  由于历史上的刘泽清声誉不算太好,所以朱由检先入为主的将他这次延误归到了不听号令这条罪名上去了,经过杨嗣昌这一解释,朱由检这才明白了的确是事出有因。

  想想也是,就连贺人龙这种久经战阵的刺头都不敢失期,何况没打过什么仗,实力并不很强的刘泽清部了。

  “既是兵部对此已有所察,那朕就不再过问此事。待各部全部进抵京营之后,兵部要遣员对各部兵马按名册予以核查,兵甲缺失者予以补给,有老弱伤病之卒全部留驻大营,不得随军出关。各路兵马点检之后克日出关北上,至松锦后归孙卿统一节制!”

  朱由检略微思衬之后做出了决定。

  “皇上恕罪,微臣有一言不得不进,。此前孙白谷麾下既已有近十万兵马,此次又有着数万人归其统制,如此一来,我大明所有可战之兵几乎全部交由其一人统辖,此可谓历来帝王之大忌也!

  前番尚有洪亨九与其分权,可目下洪某暂已无法视事,孙某独揽军权恐怕非社稷之福啊!臣此议完全出自忠心,还望我皇慎思之!”

  杨嗣昌犹豫了一下,还是拱手施礼讲出了自己内心的担忧。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