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_碧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内侍,他自是第一时间得知了此事。

  宫廷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不能够从表面上看待,得看最终的受益者为谁。有些时候,即便是最大的受益者,有可能也不是此事的主谋。

  按照黄明奇在汉宫几十年的眼力,谋划此事的人先是用一起看似寻常的偷窃案件,恰好就发生在女郎从长信殿来未央宫的必经之地上。

  而且这个必经之地,又是由长信殿的两位宫人引路。

  太皇太后在汉宫里年深日久,早就把整个长信殿经营得泼水不进,铁通一般,连刘彻都指使不动长信殿的人,何况汉宫其他人。

  唯有常日在长信殿陪伴太皇太后的馆陶大长公主和皇后陈阿娇,方才有这个可能,驱使长信殿中人。

  但是太皇太后亲自派了宫人告知,馆陶大长公主认了文锦翁主为义女,还要改姓为陈。如此一来,文锦翁主已然是陈家女。

  文锦翁主清誉有损,自然损害的是陈氏,连累陈氏其他的女郎。

  那馆陶大长公主再来这么一出,又有何益处?

  刘彻领着侍从宫人,穿过回廊走向偏殿,一路上脚底生风,面上却是乌云密布。

  这建立在秦朝废墟上的汉宫,还不到百年岁月,就已经腐朽成了如此地步。

  再明媚的阳光,也无法将藏污纳垢的晦涩不堪除去。

  这偌大的汉宫,到处都是灰暗的气息,让人心生憋闷。

  太皇太后将君儿收为馆陶大长公主之义女,目的昭然若揭。

  他与君儿两情相悦,虽然不惧这些魑魅魍魉,却不能容忍君儿被如此利用。

  再则,就是敞轩的事情。

  如若敞轩之事发生时,刘绎不曾在,刘彻倒或许会揣测是馆陶大长公主或者是陈阿娇所为。

  只是刚刚好,刘绎亲眼看见了使女自尽的一幕,吓得晕厥,而且方才已有卫子夫宫人来报,刘绎晕厥后高烧不退。即便是唤了侍医前来,开『药』扎针,都没有用处,明显是被惊吓到了。

  卫子夫身为刘绎生母,不停垂泪,坐在塌前照看刘绎。

  皇室的孩子,一向不容易长大,何况刘绎只有三岁。

  卫子夫并未主动前来未央宫禀报,而是太医院根据规矩,因为皇长女有恙,在为皇长女诊治后,便前来未央宫禀报于刘彻。

  这事妙就妙在,刘绎身处其中。

  宫人偷窃,按照汉宫规矩,本就要处以杖刑。若是偷窃财物珍贵,则要处以极刑。

  这宫人不过是偷窃了玉珏,是否为真尚未可知,就急着找路过的君儿救命,还以死相『逼』。

  假若君儿出手救了这宫人,这宫人被证明是无辜倒还好。而这宫人一旦被坐实了偷窃之事,那刚刚被册封为文锦翁主的君儿,就要背上包庇之名。

  而只要君儿松口,救下了这名宫人,则必然会担上宗室女妄自『插』手汉宫中事,行僭越之举。

  再加上之前他曾经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