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三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 三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馆大学士阎俊臣晋特进,任尚书右仆射,加史馆大学士,兼修国史。

  枢密使吴峦赐勋上柱国,枢密副使郑志康、马青赐勋柱国。

  诸相荫庇子孙各有差,自不必提。

  二十八日,以枢密都承旨、黄门侍郎王朴,兵部尚书林师德同知枢密院事以吏部尚书李明卿、开封府尹温仁福参知政事。

  三十日,敕以黄门侍郎王朴为观风采访使,巡察河南、河中、京兆、凤翔四府及沿途诸军州。

  跟随王朴一同出发的,就有刚赶到汴京没多久的锦官府三人。

  当天散朝之后,赵元昌将三人叫到跟前,临时出题让他们当场作答。

  三人的答卷都是中规中矩,没有让赵元昌眼前一亮的地方,但也算差强人意,至少陈佑因此得了一份赞赏鼓励的敕旨。

  按道理说,他们在府试时候的答卷能让陈佑挑出来做头名二名,总归是有出彩的地方,陈佑和赵元昌的眼光不至于相差那么多吧!

  其实代入一下也能明白,主席给你出申论题目,说你写得好就立马当一个处级干部,你是求稳呢,还是抛出一些新奇观点以期他能立马叹服,然后来一句中央已经决定了,你再念两句诗?

  话说回来,赵元昌也有些犹豫该把他们安排到哪里去。

  正巧这时候需要让王朴到关中、关西走一遭,便大笔一挥,将这三人打发到王朴身边。

  嗯,此乃“观政”,不是脑袋一拍就能想出来的,官家一言一行,大有深意啊!

  没有深意你们也得解读出一些深意来!

  王朴此行,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安抚刘明,顺便看他支不支持迁都另一个是看一看西部的一些节度使、刺史,哪些人可用,哪些人需要打压。

  说有权力吧,他免不了沿途哪怕一小吏的职位,说没权力吧,那些文官武将的命运皆取决于他的看法。

  他这一走,一时半会是回不了汴京了,于是,通事舍人赵普以枢密副都承旨权知承旨事。

  “陈使君慢行!”

  一道清朗之声叫住陈佑。

  陈佑一顿,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缓缓转身:“彭尊师有何指教?”

  尊师是对道士的敬称,陈佑本来是直接叫道长的,不过卢金婵对彭晓甚是礼遇,赵元昌也下旨赐钱帛,他也只得跟着尊敬起来。

  “哈哈!指教谈不上!”彭晓毫不在意什么高人风范,提着道袍快步赶上陈佑,浑不似四五十岁的人。

  “有些小事却要劳烦使君。”

  彭晓笑眯眯地看着陈佑。

  陈佑呵呵笑道:“尊师且讲。”

  “使君也知,老道我有个徒儿叫五松儿。虽然不曾读过论语春秋,但也跟着老道学过些许圣贤文章。”

  这话就是谦虚了,彭晓自己是后蜀明经进士,论对文章经典的熟悉,便是锦官府试考中的那批人都不一定比他强。

  “只是老道准备东去楚地访友,五松儿年幼不好带在身边,还望使君照料一二。”

  这话一出,陈佑眨眨眼,随即强笑道:“尊师,这恐怕不合适吧?我乃尘世俗人,五松道长世外高人,这、这、这不合情理啊!”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