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运达四区_重生之国际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脑袋:“对,就那个什么特。”

  这些广货产品,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花花绿绿的塑料,什么都以塑料为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步入电气化时代,同时也步入了化工时代,塑料的问世,与合成塑料的进一步发展,堪称材料界的另一次革命,它可以循环利用,可塑性强,开模简单,注塑容易。

  很快便渗透进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香港的制造行业,对于塑料,那是玩得滚瓜烂熟。

  香港的李超人,就是塑胶产品起家的,建立长江塑料厂。

  而李嘉诚是怎么窥到商机的呢?

  1950年,那时候的香港,还以转口贸易为主,但工业已经开始冒头,在港岛的筲箕湾出现了最早的工业区。

  五金厂,塑料厂,服装厂,橡胶厂,玩具厂,开始渐渐的多了起来。

  以解决自身需求的不足。

  当时的塑料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李超人首先发现的,是塑料桶的商机,淘汰传统的镀锌铁桶。

  这中间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镀锌铁桶,笨重,使用周期短,生锈,价格还贵,关键长得还丑。

  而塑料桶,轻便,使用周期长,不生锈,价格便宜,关键还整得好看,上面可以印花,印字,颜色也花花绿绿。

  这种材料上的革命,和产品转型期间的暴富浪潮,是最显而易见的。

  良币驱逐劣币,新型淘汰旧型,处在这一时期,又恰好在这个产业,就是机遇。

  好比电视产业,液晶淘汰显像管。

  手机产业,彩屏淘汰黑白屏,大屏淘汰彩屏。

  塑料产品的问世,为现代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李超人投入5万港币,购买二手设备,创立长江塑料厂,第一批产品,50支玩具手枪。

  然后塑料桶,塑料水壶,塑料玩具,可在当时的香港,销售拖了严重的后腿,塑料产业从英国一引进过来,就造成了全港热造,短短两三年时间,已经有接近100家的塑料厂。

  李超人的塑料厂,差点破产。

  后来他把眼光放到台弯市场,和菲律宾。

  把产品出口。

  和韩国大宇是一样的。

  韩国大宇的金宇中,在韩国商界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一度被中国的各大企业争相模仿,誉为大宇模式。

  金宇中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他敢大胆兼并,无论什么企业,什么厂,他都敢兼并,然后兼并过后,不裁员,不减工资,甚至不去压缩成本,反而涨工资,扩招工人,增加工资和福利待遇,然后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让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

  兼并一家,搞活一家。

  金宇中有什么法宝呢?

  金宇中是韩国五大财团,唯一一个从事进出口起家的。

  无论什么产品,他都往出口上面扯。

  另外说一句,韩国灵岩株式会社,从事的灵岩冻饼,也是金宇中大宇兼并的。

  利用现代化的营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