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二章:资本主义标志_重生之国际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0年代就来到中亚国家的生意人,要么是家就住在边境,要么是工作安排,而另外一种,就属于天海南北的倒爷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社会物资和生产力迅猛提高,而邻国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则不同程度的陷入困境。

  极度缺乏物资。

  慢慢的形成组织和老乡帮。

  其中烟酒是最暴利的,但这只能靠走私,都是那些不要命的勾当。

  只有纺织品是永远的大头,利润高,走货量大,销路畅通,操作还简单,还没有保质期,卖不出去就慢慢卖,认得出面料,懂一些基本的款式就可以了。

  而语言方面,远没有想象中的复杂,俄语本来就是英语变种,实际上会英语,学俄语非常简单,像打招呼你好,英文发音哈喽,俄语发音也是这样,只不过加了一个尾音,这个发音念shao,读起来就是哈喽少,但一般中国念哈拉少。

  姐妹,英文Sisiter,俄语就在后面加了一个ly,力的尾音,sisiter力。

  兄弟,英文Brother,俄语发音把尾音er,换成了ya,brother亚。

  其他就是助词方面的改动,Very,这个词,在俄语念奥琴,奥琴哈拉少,非常好。

  会英语,两三天的简短培训,俄语至少能听懂大半。

  不会英文也没问题,不论看到谁,一句达瓦里氏(同志)准没错。

  再会说一些哈拉少(好)点头,不,在俄语发音念聂,或者直接说NO,奥勤哈拉少(非常好),配合一根大拇指,一般就价格达成协议了。

  达拉斯维杰(你好),刀楞儿(美金),卢比(卢布),尼西奇(10),死多(100),老练一点的会个俄语的1234567,不会就用手指代替,连笔带划,会算账就行。

  霍尔果斯口岸这条线,很明显有帮河南人,刚经过中心广场时范阳就看到了,蓝色的帐篷摊子恐怕有十多个,分布在广场两边,卖货的有男有女,三四十岁左右,有些摊子还带着些帮忙吆喝的年轻人,而装着无所事事,实则看场子的人也不少,林林总总十几个。

  千万别小看了服装的利润,十几个摊位足够在某个县城或者乡镇,搞出一场小型的展销会了,足够背后的老板拉起一支像模像样的队伍。

  粗略逛了一圈儿,每个摊子前都围了不少人,频频成交。

  但没多呆,叫上大军就往路边走去,点上一支烟,范阳笑道:“怎么样,不比乌鲁木齐差吧。”

  “差不多吧。”大军对阿拉木图始终印象不好。

  “差得远了,不过这拨河南人的确可以,摊子摆到阿拉木图的中心广场,能量够大的。”

  “你怎么确定是河南人?”

  范阳笑笑:“要这点眼力都没有,我也就别混了,另外找个人打听一下。”

  两人就在广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