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电子电器_重生之国际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可大发这边主要是大件为主,音响,彩电,影碟机,家庭影院,BtoC,属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器市场。

  要买小件的玩物,最好还是城隍庙,因为那边是批发市场。

  价格会便宜一些。

  又跑到城隍庙电子电器市场。

  到了城隍庙,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可没想到的是,这边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人山人海,摩肩擦踵,人流密度跟早上的荷花池几乎不相上下。

  沿街的商铺挤得水泄不通。

  到处都是卖磁带的,拉住宿的,原以为价格会便宜一些,结果价格比大发还贵,讲价还差点挨打。

  90年代,正是电子电器崛起的年代,半导体,电子管,集成电路板,只要是和电子沾边的,几乎都是抢手货。

  每一样产品的问世,都能造就无数的财富神话。

  而所谓的中国制造,这个标签,到大多数是电子产品打上的。

  88年,国家正式允许在职的科技人员对外兼职,号称星期六工程师,这一政策极大的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特别是电子产业,只要肯出钱,小厂也能请来清华北大,理工大学的教授,国营大企的高工,甚至厂长来给你指导生产工艺。

  以前都是不行的,国家花了那么多精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去给私人企业指点工艺,那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甚至可以说你叛国了。

  也引发了第二轮的高级知识分子下海热潮。

  经商,办企业。

  92年是第三轮,国家公务员也允许停薪留职,鼓励下海创业。

  后世的很多互联网巨佬,都是92派,但集成电路的大佬很多却是88派。

  传统行业大多是83派。

  有一定的代表性。

  曰本的电子产品,在后世,大家都知道主打质量,高品质,高成本,走高端路线,这是为什么?

  并不是曰本就喜欢这样做,完全是被逼的。

  中国的研发力量,或许不如国外。

  但中国的拷贝力量,全世界加起来也比不上。

  什么都能仿,什么都敢仿,工艺虽差,但外观仿得你厂家自己都不得不佩服。

  就好比智能手机面世那几年,国内的山寨机在非洲,东欧,东南亚,甚至北美,墨西哥那些地方,通过各种渠道过去,几乎是产品轰炸。

  被逼的。

  在低端产品这一块儿,没有任何国家敢和中国制造杠。

  前世的范阳,就曾经手过无数的电子产品,这块儿产业水很深,投机取巧的地方特别多。

  高仿,翻新,换个壳子就当新的卖,广州番禺有个电子村,那里的农民都会烧烙铁,焊电阻电容。

  低级的电子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但挺能糊弄人。

  就好比一个音响,里面就一块分频器,几个喇叭,只要买对了型号,功率匹配,是个人就能组装。

  自己拿锯子,钉子,也能加工一对箱体。

  喷漆,打蜡,再做两个把手,想贴什么牌子随你高兴。

  是非常优质的贸易对象,而且是真正的暴利。

  这就是科技的生产力。

  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区别。

  范阳对这一块儿算是轻车熟路了。

  既不吃惊,也不过多停留,以后有的是机会插手。

  看看天色不早了,采购了12台随身听,几百盘磁带,10多台俄罗斯方块机,拉着还想啥都要买买买的缺一门,赵光明。

  驱车两个多小时。

  终于赶在天黑之前。

  到家了。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