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七章 深夜议事_大唐:从神级吐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并不需要这么担心,毕竟教化天下是多大的事,需要动用多么庞大的人力物力,很显然,普通人可以有教化但难有学问,毕竟读书是非常花钱花精力的事。”

  “老百姓过于愚昧不是什么好事,相反,如果人人知书达理,不仅朝堂政令可以被更多人看懂解毒,我大唐文化也能够源远流长,更会一代代涌现出大量的人才为我所用,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孔颖达是站在朝廷角度以及自己学教职责上的来看事情的,很难让其他人苟同。

  毕竟大字不识的老百姓和一些能看书识字,容易被各种学问左右思想、开始有胡乱想法的老百姓,哪个受他们欢迎这是不用说的,文人多了就会坏事,古今中外如此,更别说全天下都开始识字,这想想都恐怖。

  杜如晦沉吟一番:“话是这么说,其实想要做到这一步又何其之难,哪怕我大唐年年国库丰盈,千百万亿的税款岁入填入,但依旧不可能让普通大唐子民有太多识字教育的机会,其实最终能安心读书的占比不大,老百姓说实话,懂得的学问有限,不至于能够研究经史的地步,从这方面讲,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李二换了个姿势,继续听众臣述说,对陈楚的想法,他倒是没什么好说的,李二这个人雄才大略,心胸宽广,否则也不会做出胡汉一家亲的史无前例的事情来,让贞观年间大唐文化的传播达到了空前强势的地步。

  天下是他的天下,老百姓愚不可及,一万个人里也难得有几个人识字,这自然不是他想要的,如果有一天大唐真的强盛到第一地步,就算他也要大举推行学政的,现在陈楚不过是提前把他未来想做的事情给做了而已。

  他不反对陈楚的这个想法,甚至持赞成意见,但其中的尺度该如何把握呢?

  要怎么做,才能让天下子民既有学问,又不会干扰到朝廷的统治,如果两者能够完美解决,那不管世家有多大意见,李二都会亲自站出来全力支持。

  国家稳定,人才辈出,又能大幅度削弱世家对国家的影响,这么好的事打着灯笼都难找!

  所以李二今天郑重其事的召集大家,不是让大家抨击陈楚的做法的,而是要他们在其中想一个平衡点的。

  李二这么大张旗鼓,主要是陈楚的执行力太强,而且现在大唐的国力在以一个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攀升着,国库收入的剧增,粮食的解决,行政效率的提升,纳税人口的激增,以及北方突厥祸患的应对,沉甸甸压在贞观初年李二身上的担子,一个个飞快被卸了下来。

  要不是这样,他李二现在能整天闲的到处玩耍,每天乐淘淘的?

  很显然房相是能深刻领会他的心意的,其他许多人都在抱怨,而在他和杜相等人的引导下,以及孔颖达这个全力支持陈楚没有思考那么多的老学究的影响下,大家也渐渐明白过来李二的心意。

  “陛下,臣觉得这事我们讨论没什么用,不如直接去找陈楚来,他有什么想法可能是我们想不到的,我们有什么要求也可以直接告诉他,这样的话将来一旦执行起来,只要我们互相妥协好,就不会出什么差子。”

  最后还是魏征开口建议,魏征是谏臣而不是谋臣,具体的谋略他比不上房杜等人,拍马难及,但直言这种事他擅长啊,在他看来,如果双方直接接触讨论,这事不就解决了吗。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