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八章 浅浅的报告_大唐:从神级吐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字叫做江东犁,此时当然是没有出现的。

  而现在,甚至大唐许多地方使用的都还是短直辕犁,连在此基础上有一定改进的长直辕犁都还没有出现和普及开来,耕种效率可想而知。

  曲辕犁相对于直辕犁的优点,在于转向、精耕和省力等方面,可以使耕牛的效率发挥到农耕时代的极限。

  要知道即便到了清朝,甚至是解放时,拖拉机普及之前,曲辕犁的结构都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是民间耕种的主要犁具,所以说如果一旦推广曲辕犁,将能让这个时代的农耕工具一步到位,直接效率拉满!

  除此之外,曲辕犁还应该借鉴在宋朝时出现的犁壁、犁刀等技术,进一步增强它的效率,使得一旦问世,就不需要频繁进行改进。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曲辕犁的打造倒是小事,陈楚这本书里就有图纸,拿给熟练的工匠一看就能看懂,但它需要耕牛啊,现在大唐缺的就是耕牛,皇帝都带头养牛了,能不缺么。

  以及陈楚之前跟崔浅浅所说的水车,隋唐时北方已经出现立井水车,陈楚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设计,使得它的稳定型、效率、用工等都大幅度改进,借助此时北方尚较为发达的水源系统对土地进行广阔的灌溉,如此时的干旱时节维持农田不枯死,在寻常时分增加灌溉效率,将农夫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进一步解放出来。

  凡此总总,陈楚的出发点都在节省出更多的人力,耕地需要的人力少了,可不就能节省出更多人口,用于更多的建设?

  陈楚稍做沉吟,打算前往一趟司农寺,以及将作监,找他们借调一部分工匠,亲自来打造这立井水车和曲辕犁。

  陈楚带着崔家姐妹骑马前往皇城,沿途所见,无不是砖石道路,而朱雀路此时已经在修建水泥路了,主道路先修左边一半,再修右边一半,每天都会引起成千上万的百姓围观,人们异常兴奋。

  “见过陈大人!”驻守宫门的将校看到陈楚,连忙拱手进行行礼,示意正在穿过宫门的两辆马车避让一旁。

  这马车里坐着的乃是两个大人物,一个是河东裴氏的家主裴栎,一个是琅琊王氏的家主王东来,这两个家族都是河东山东最著名的王族,仅次于五姓七望,地位非常高。

  特别是裴家,仅仅当朝就出了裴矩和裴寂两员重臣,此时裴寂正被流放静州,会在三年以后被赦免,而终唐一朝,裴家还会出现数位将才相才,显赫无比。

  车内两人突然听闻兵士让他们车驾闪开一旁,也是惊讶无比,赶紧打开车帘往外看去,刚好看到一行三人过皇城竟然不下马,而是策马直驱,横冲直撞的往里跑。

  “那是谁?”裴栎赶紧询问值守武将,那边王东来也赶忙侧耳倾听。

  “陈楚陈大人啊!两位大人没有见过他吗?”值守武将没好气道,这就不应该了啊,陈大人都不认识,还想在大唐生活的滋润吗。

  两人心中一惊,同时又是一喜,两人在长安都没有官职实职,平时自然是待在自家祖宅的,此次因为有要事赶往皇城面见皇帝,不意竟然遇到这位陈大人,真真是运气太好了。

  陈楚一路溜到司农寺,众人见到他以后不管在干什么,连忙过来拜见。

  崔正源跑了过来,哈哈大笑:“陈楚啊,啥风把你吹过来了?是不是有什么好事找我?”

  崔正源虽然不是顶尖的朝廷大员,但因为是崔家人,这次北上又和崔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昨天的“茶话会”,崔正源也是到场的,现在还以为陈楚跑来是为这件事奔走,不知道他又有什么主意。

  “老崔啊,这次我来是有事的,赶紧把你们最有经验的工匠都喊出来,我有事情找他们,然后接下来我还要去将作监。”陈楚开口说道。

  崔正源一边答应,一边好奇追问,陈楚要去将作监吗,那他也去,和闫大人他又不见外,刚好看看将作监那边有没有生产出什么他们用的着的工具。

  阎立德看到陈楚前来,亲自出迎,同时应他要求寻找一些工匠来,好奇开口询问。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