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殿堂_大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更加优秀。

  总有些大拿却随意的在安卓、苹果系统里面到处切换,想想又开发出来个WINDOWS版本。

  有时候跟这种人在一起共事,会觉得非常沮丧!

  自己倒是哪根筋不对,非要跟这种人干同一件事,却随时都会产生无力感,怀疑自己付出这么多努力到底是为什么,还不如人家看一中午达芬奇的素描自画像,就脱胎换骨的又上升一个档次!

  这是吃了大还丹,还是捡了武功秘籍?

  所以陆涛作为老师还得安慰大家的情绪:“勤奋,勤奋,万长生这种自己已经苦练十多年的白描功底,打下基础才能这样游刃有余的支撑风格转换,你们努力下去,也有这样的一天!”

  其实心头都在哀叹,老子当补习班老师好几年了,怎么没遇见苏琦冬他们这样三翻四次催着一起开黑赚钱的?

  这就是差距。

  万长生确实是做到了有那么点关键的天赋,又确实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现在才能这么随心所欲。

  还好老曹溜达着过来笑:“我还以为你以前临摹过这些呢,有兴趣再看看丢勒的素描吧,他才是写实派的鼻祖……”

  当万长生在网上搜到这位德国著名大师十三岁时候,无师自通的自画像素描以后,深深的震惊了,这简直就是神童吧?

  老曹觉得要打击下万长生的疯狂积极性,不要在考试前沉迷到艺术创作试验中去,这会儿还是要先脚踏实地的对付完考试:“十六、十七世纪其实涌现过大量的顶级写实派大师,所以你要学习要看的非常多,丢勒、卡拉瓦乔、伦勃朗、再到米勒,大概的看看吧,总结汲取下就行了,这个阶段不要搞什么很前卫的胡闹。”

  可在真正的大师面前,万长生又一次感到高山仰止。

  西方浓厚的文艺氛围,让艺术从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就进入到了社会各阶层,丢勒这样的匠人后代,米勒那种农家子弟,都能拿起画笔走上艺术之路成为大师。

  而这种从上到下都懂艺术的社会,反过来又会大量保存历史上的精品流传,哪怕是在战争中都不会出现焚书坑儒的糟蹋艺术品行为。

  哪怕社会风气喜欢媚俗的东西,但也会把各种风格都保存在来,而不是像中国在漫长的各种朝代更迭中,常常毁于一旦。

  所以国外留存下来的画幅非常多,网上就有非常多高精度画幅的图片可以欣赏。

  万长生看得都有些花眼了。

  杜雯陪着他看。

  她的专业课程基本上都停掉了,只是每天随手画点东西算是保持手感,其他时间全都用来攻读这些美术史、艺术论等专著,必须要超越一问三不知的外行白痴状态。

  就在这么点比之前专业考试学习还要少的时间里面,差不多要概览七八本大部头!

  阅读量可想而知。

  补习班上的同学非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