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七章 大红袍_灵气复苏化身神话世界大佬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庙祝带着彭文便来到了白府,“就是这了!”

  彭文点了点头,庙祝向前敲门并将彭文带了进去。

  并告知彭文说白老爷现在正在见一位大人物。

  彭文听到来的下人说白老爷现在正在见以为大人物,心里略有好奇,于是抬手掐指一算,十息时间后,彭文放下了手,他已经知道这位白老爷现在正在见谁了!。

  白老爷现在见的人叫做徐世昌。

  这个徐世昌若是寻常人自然是入不了彭文的眼中。

  可这个徐世昌可不是寻常人,

  徐世昌生于咸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855年,是河南卫辉府人,其祖籍浙江省宁波府鄞县,天津图书馆馆藏档案记其籍贯为“浙江鄞县”。其祖辈明季北迁燕京,清军入关时南逃天津,落籍天津,是为天津寿岂堂徐氏。

  曾祖父、祖父在河南为官,故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治汲县(如今卫辉市)城内曹营街。

  日后发达,凡遇以上三地人士,徐世昌皆称为同乡;徐世昌善于拉关系、交朋友,于此可见一斑。

  徐世昌幼年丧父,母教甚严。虽然家境贫困,典当以延师教子,并自督课,且重德育。

  在徐世昌回忆的时候说:我在孩童之时,若有三份食物,便思得其两份,母即予严斥:“今日如此,长大又当如何。”

  其母宁可将食物扔掉,也不让徐世昌食用。

  徐世昌稍稍长大一些,每交一个朋友,他的母亲一定去考察一下那人的人品如何,如果真的是贤才,则以美食款待;否则立即训斥并令其不再来往。

  当时的世人看到他们母子非常清苦,就劝他们去依靠县令亲戚,徐母说:“托人余荫,罔知艰苦,无复有刻厉振兴之心矣”。

  族人感叹:“汝苦心持家教子,异日必有成就,真我家功臣也。”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徐世昌十六岁时开始课人兼自学,以经营薪米;十七岁因善书小楷,随叔祖父充任县衙文案;十八岁为某知府治函札兼会计,以文会友;二十四岁为准宁县知事治理文牍,遇袁世凯,徐袁二人一见倾心。袁世凯见徐世昌青衣敝履,虽边幅不修却神采飞扬;谈吐间,显露出勃勃雄心与满腹经纶,赞道:“菊人,真妙才也!”当时徐世昌、徐世光兄弟无钱赴应天府应乡试,袁世凯即赠银百两以为川资,使徐氏昆仲得已成行,并同时中举。后来又中进士。

  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了袁世凯的谋士,并作为他的盟友,互为同道;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但是在在袁世凯称帝的时候,徐世昌沉默着离开了袁世凯的身边。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为国务卿。

  1918年10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