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章 李世民的奖励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的立庙什么的,反正不会落在李泰的身上。

  说到底对于百姓们来说,这是李泰的本职工作,顶多李泰干得好,所以尊敬敬仰。

  也正如此,为了将来太子能顺利接下位子,房玄龄是支持褚遂良去江南开设分校。

  一样去研究农作物种植,至少一定程度的削减李泰的力量,以达到分权效果。

  值得庆幸的是,李泰虽看儒家很不爽,但对褚遂良想要学习的事情并没有阻止,甚至还对褚遂良相当严格,而褚遂良的进度也掌握得相当快。

  如果不是一定要等到粮食收成了,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流程,实际上以农业学府的现在的知识,褚遂良实际上可以去江南开分校了。

  但小麦收成这件事,这肯定不是现在的人力能够违背的,就算房玄龄也就只有耐心等待。

  毕竟李泰农业学府的知识深度真不深厚,更多的只是种新的思维方法,但农业麻烦的地方就在于,你不真正收割一次,谁也不能自己真的掌握农业了。

  “急不来啊急不来!”这时候的房玄龄叹了一口气,思索着,“要给克明送封信了,分封这一件事情,到底牵扯有些太大了,但现在的大唐真不适合分封,要劝住圣人啊!”

  说实话,相对分封的事,房玄龄更加关心的是怎么样提升整个大唐人口容纳数量。

  分封的事情房玄龄并不担心,因为分封虽然说的简单,但真要恢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口,现在是唐初,武德七年的人口调查中,唐朝诺大的天下竟然只有两百一十九万户,虽然在贞观初期的时候颁布了《令有司劝庶人婚聘及时诏》,但从人口恢复的速度来说,整个大唐人口在记录的也就只有一千万以上而已。

  这么少的人,天下的耕地又不是不能满足,圣人想要推行分封制,难度也相当的大。

  不说彻底解决,至少拖一拖什么,身为官僚的房玄龄还是绝对能做的。

  毕竟有的时候拖一拖真能解决很多事,比如说不定那贾思勰一样的人物就诞生了,或者寻找到什么更好的耕种作物了,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未必一定要走上分封道路啊!

  说实话,身为一个大统一王朝的大臣,那是真不希望朝廷走上分封的制度。

  这不仅是自己也算出身儒家,更重要得是,一旦分封,那就不可避免几代后的战乱。

  毕竟作为大唐第一相,房玄龄别得东西不说,但这点目光还是有的。

  当然,李泰也没闲着,原本李泰以为自己安心的睡了一觉,第二天就要回高陵去的时。

  是第二天一大早内侍就来到越王府的门口,宣李泰吃完早点后去太极殿。

  因为李世民打算早朝后见见李泰,主要是关于分封的事情,希望能跟李泰进一步商量。

  听到李世民这话,李泰自然没有半分耽搁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