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岭南旧事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

  虽然这使者一直说这种子是寄托思念用的绝对不卖,但在付出了二十两金子后,这使者还是果断的表示,我们一见如故,我这故乡的土壤,就赠送给李君了。

  果断把这寄托思念的早米稻种子留给袁客师,给袁客师培养这种新稻种的机会。

  刘神威到底是种过田的,说道,“在广州这地方,一年就能培养出足够早米稻种子,说起来你当初从那真腊国使者手上到底拿下了多少早米稻种子啊,居然有这么一大片!”

  “一小袋而已,最终能够真正发芽的,也不过只是七株而已!”袁客师回忆道。

  “等等,七株!?”听到这话的刘神威不由带着几分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一大片早米稻,突然对着袁客师说道,“别告诉我,这些都是你用分蘖给分出来的!”

  “这么大惊小怪的做什么。

  你做不到是正常的,但我可是农科出来的,能比伱多分蘖几株种植多正常的事。

  若连分蘖技术都掌握不了,那还算什么农科教师!”

  袁客师倒是一脸理所当然,就仿佛是在说这种事情风轻云淡,不值一提。

  “我最多一株麦苗也就只能分蘖七株,你能分蘖多少株?”刘神威对着袁客师道。

  “大概比你多三十株吧!”袁客师随口回答。

  “三四株?”刘神威看看这水稻的面积,这可不是多三四株的植物就能种植开来的。

  所以刘神威很快便回过神来,仿佛像是在看怪物似的看着袁客师说道,“三十株?!”

  “这不是有手就行嘛!”

  袁客师倒是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这还是在广州这地方的条件差。

  若在长安的实验田中,自己的分蘖数量至少能够到达五十株以上,可惜这里条件不够啊。

  不得不说,分蘖技术算是华夏古代发明出来的最变态的技术之一。

  正因为有这种技术存在,所以一枚种子就能生产出许多植株,不过基本上超过九株以上都属于炫技,只有个别人能够到达这种水平。

  而绝大多数的百姓随着对种田的熟悉,基本上也就在六株到九株间,想要让种子分蘖出更多的植株真的是需要沉淀更多的技巧。

  分蘖技术的存在让百姓能留下更少种子,却能种植出更多粮食,增加抵抗风险。

  当然这种技术最大的贡献,其实并不是百姓的身上,而是像是袁客师这种遇到了某些植物的种植时,就能够用这一种技术进行快速的复数增长。

  否则真靠着一枚种子种植一颗植株,想把这种稻种进行推广,怕不是要十年起步。

  “你厉害,你了不起!”刘神威忍不住的吐槽了一句。

  不过,刘神威回过神,略带着几分惆怅的问道:

  “那你是准备继续待在广州,不跟我一起回去了?”

  “不了!”袁客师摇摇头说道,

  “对于程总管来说,扫清了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