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0章 高句丽的特产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船支也越来越密集,地方政府也感受到航运成本降低所吃到的红利,所以在冬天之时,当地政府见大运河有逐渐结冰的趋势,会组织徭役去运河上凿冰,从而让船支快速通过。

  因为如果一艘艘船支在一处地方大量堆积,对当地政府来说,很难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能够承受的下来,那自然能赚取一笔横财,但若没办法承受,那这些船支所代表的世家豪门,甚至还有皇亲国戚,怕不是会让整个当地的官场动荡。

  更严重一些,甚至让当地出现民变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以说,永济渠以及所属的河流所流经的土地,自然而然的吸引北方人口汇聚。

  而大运河这条贯穿南北的生命线,随着杜如晦疏通永济渠,已经看到了几分未来端倪。

  至于另外一边,高句丽与大唐开放通商口岸,来自高丽的特产,也随船只送来天津。

  最主要的东西是皮草,药材,以及类似黄玉的宝石,对这些东西,李泰并不感觉意外。

  皮草这种东西,在这时代就是奢侈品,需要一个相当广阔的市场,才能把这些动物皮草给消化掉,而整个东亚也不过只是大唐而已。

  而药材则是李泰点名要得,甚至开始有意识的高价去收取高丽人参。

  这些人参效果是不是真的比中原的人参要好,李泰不知道。

  但李泰对药材一定程度的补贴,就是要高句丽百姓能够多耕种药材,而少耕种粮食。

  等药材市场相互交易个几年,使得双方拥有微薄信任后,自己想来就能主动贩卖低价粮食给他们。

  等到对高句丽下手的时候,直接断了对方的粮食供给,用大唐的这个庞大经济体系,把高句丽给彻底覆灭掉。

  至于黄玉,也就是最顶尖的黄蜡石,李泰对这是真没办法。

  华夏人玩玉石,就更罗马人穿丝绸一样理所当然。

  尤其随着国家渐渐稳定,自然有多少的玉石流入到华夏,那都能把它消化掉。

  更不要说,丹东的鸭绿江黄蜡石几乎算是最顶尖的黄蜡石了。

  它有着田黄的颜色,翡翠的硬度,和田玉的温润,简直集合美玉的优点为一身。

  在古代,是除了人参以外高丽地区进贡中原的必备贡品,就算大清还在时,都有上供黄玉石的记录。

  而高句丽来收割华夏人的智商税,说实话,这种事情就算是自己也没什么办法啊。

  也就只能怀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先挑选几枚极品黄玉入手,也方便以后送人。

  不过,高句丽也没来这边购买什么给底层百姓耕作用得铁质器具或者耕牛马匹。

  他们在天津主要购买得则是金银这些贵金属,绫罗绸缎这些高等纺织品,以奢侈品与贵重品为主。

  另外有种李泰没想到得是,他们会过来购买一些比较有特殊造型的石头。

  说实话,这些石头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