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五百文学费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然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与其我们在这里苦思冥想,还不如见一见越王,相互商量到底如何打造新的模式。”

  刘神威听到孙思邈的话连连点头道,“今日越王还在农业学府,要不我们马上就过去!”

  “好好好!”孙思邈看着刘神威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倒是苦笑着连连点头。

  而就在孙思邈向着农业学府而来时,李泰拉住马周正在商量着事宜,

  “我们今年学子来源全部都来自蝗灾流民的孩子,但到了明年,我们应开始招募学生。”

  “那我们标准如何,学费几何?”听到李泰开始招募学生,马周问道。

  “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住校管三餐,一年收五百文的学费。”李泰思索一会儿道。

  “五百文?”马周听到这个价格忍不住的皱起眉头。

  “太贵?”李泰感觉自己还算相当了解这时代的物价,觉得自己的要价不算高啊。

  因为自己的定位目标,不是没有任何田亩的佃户与流民,而是家里有点薄田的良家子。

  这些家庭如果省吃俭用的话,那是一年完全能积攒下两吊钱的。

  只要孩子选择在学校里面上课,那除了学到知识,自己还能包三餐,肯定划算的。

  虽然自己期望从学校出来的学子,将来能做个农官,但哪怕没有成为农官,只要他们在学校中认真学了,至少对经营自己家里的薄田肯定会起到相应的作用。

  等到他们毕业了,那都十五岁了,是真能成为家里的劳动力了。

  李泰感觉,普通的百姓应该会接受的吧。

  “不是贵,我是感觉太便宜了,五百文钱怕连每年伙食费都不够。”马周摇头道,

  “哪怕我们用沙盘与羽毛笔替代了笔墨纸砚,并且也尽可能的想办法的下降教学成本。

  即使如此,如果每个学生只收五百文,那其他产业每年都必须要补贴农业学府!”

  “这就是要把各种产业发展起来的原因。”李泰道,“如果教育赚钱,那肯定把真正需要教育的人排挤出去。另外我们再建立一座孤儿院,男女都收。”

  “孤儿院?”马周听到李泰的话语不由皱起眉头。

  李泰说道:“这些学生大都是当地人,他们真毕业了,绝大多数肯定都愿意留在本地。

  但我们所需求的不仅是让关东变得富庶,而是要让整个大唐都传播我们的农学知识。

  所以我们需要让一部分的农科学子走出去。

  当地人未必愿意离开,甚至就算是他们自己愿意,但是他们的父母呢!

  但如果是我们一手培养出来的孤儿,我想应该会更容易把他们派遣到全国各地去吧!”

  马周听到李泰的解释倒理解的点点头,说到底,这些人只是学员,不是官员。

  等他们毕业,肯定会离开学府,有的回归家乡传播农学知识,有的靠这些知识增加财富。

  但如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