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5章 钢铁城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存在,为什么每当朝廷在长安没饭吃时,便果断迁徙到洛阳来。

  因为这里是真的有粮食存放着,随时准备达官显贵与皇亲国戚过来吃饭。

  而李泰整合自己手中的钢铁作坊成为一座真正的钢铁城。

  某种程度上来说,那真是比粮食要更加敏感,所以这城市要是建立起来,那来往进出了人更需要严格的排查,甚至就算材料送入多少送出多少,都是要详细比对的。

  因为铁这种东西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非常重要。

  就算现代社会,看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值,其中钢铁产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而自己选定的地址,那自然是距离南关码头不远,大概也就二十里道路左

  右,道路尽量平坦且避开专门的人流聚集区。

  让这条路上除了从全国各地运输过来的材料和生活物资,运输出去的钢铁和他钢铁制品以外,便没其他的人流在这条道路上行走。

  而其中最重要得一点是,李泰希望至少二十年以上发展,不会影响到这工业城周边环境,

  让王真儒专门派人修建一条道路过去,至少进进出出要方便许多。

  另外李泰把自己有关高炉炼钢的资料已交给了墨令,而实际上墨令当初在长安时,便在孙思邈指导下,对高炉炼铁尝试几次了。

  只不过,这修建起来的高炉相当的不靠谱,使用一两个月倒完全没问题,但两个月往上那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至于三个月……墨令还真没有见过哪一个高炉活过了三个月的,不是哪里出现了裂缝,就是引发了火灾,甚至还有操作人员一氧化碳中毒的。

  总而言之,各种各样不大不小的问题,全部都出现过,已经折损的高炉已经不下于两只手了,但严格说起来,这东西还是处于试验向正式投产使用过度的阶段。

  对李泰来说,这东西哪怕在实验期间,每天炼铁产能也就半方,大概三千斤左右,用上两个月差不多就报废了,可以说这些话说出来都丢了穿越者的脸。

  但再看看整个大唐在巅峰时每年钢铁产能也就一千多万斤,而这东西哪怕用三个月不到就报废,但这东西的***量就有近乎三十万斤往上,已经是非常恐怖的产能了。

  李泰要求也不多,弄出个有五方产能的高炉活一年,基本就能顶大唐一年钢铁生产了。

  真到那时,别说农具都能弄成铁的,就算铁锅,自己也有资本一家发一个了。

  而这种高炉炼铁,小作坊去弄不是弄不出来。

  但想要将其精益求精,真从半方弄出五方的高炉,这就肯定需要集合国家力量去一点一点的攻克难关——高炉的形态需要去重新设计,高炉的材料去不断挑选,高炉的材料需要去不断尝试,甚至连铁矿石本身都要去一一挑选。

  而计划书李泰都没看多久,把茶园计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