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交税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传唱诗名,若失意归来,怕多数选择回家。

  洛阳虽繁荣,但对听他们来说,怕这里也只是过客啊!”

  “试着拉拢一二!”李泰对吕才道,“实在不行,让长安毕业的文科学子去教学。”

  “这至少也是文科学子们的一个出路!”吕才听到李泰的话,倒是没反对李泰。

  说实话,农业学府文科的毕业人员,基本上都流向了农学社。

  主要管理方面的事,文科出身的确比其他科目出身的人要强一些。

  而且农学社实际上真正的任务也不是干活,而是向当地传播农学知识,以及教会当地的百姓如何使用某些农具,所以他们干得也适合。

  就更不要说由农学社的文科每个月制作的农学杂志了,普通百姓谁看得懂上面的字。

  一样需要文科学子不辞辛劳的把上面字翻译成当地百姓能够听得懂的知识。

  只不过现在的农学社还在扩张期间,几乎哪里都需要用到他们。

  现在又要把农学社里抽调部份人去教授蒙学,这对农业学府来说,还是很吃力的。

  不管怎么样,吕才还是把这个任务给接了下来。

  毕竟李泰的要求也就只是在洛阳坊市里建立学府,相对来说,自己就算要抽调人手,也没有超过三百人。

  这些人稍微的挤一挤,到底还是能够抽调得出来的,是在不行,就让即将快毕业的文科学子去兼职好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泰想截留那些举子的原因。

  李泰管辖的地方大了,但后续人才储备跟不上,自己又没分身术,能一个人处理所有事。

  但见吕才现在自己去想办法了,那么李泰也不会多话。

  毕竟李泰的要求也就只在洛阳每个坊市,都建立个可供给百姓读书的场地而已。

  在吕才拖着疲惫身躯离开后,李泰便果断去找张随了,他是医科在洛阳的负责人。

  张随见到了李泰,对李泰郑重的行礼。

  而李泰倒也没有客气,对张随道,

  “我打算把医舍在洛阳进行扩充,扩张到每一个坊市有一个医舍,医者数量是否足够?”

  张随听到李泰的话,思索一会儿道,“如果只洛阳本地的医者,数量肯定不够,需要长安那边派遣医者过来才行,至少要一百人以上。”

  张随说到这里,多少还是有几分心虚的,毕竟他清楚知道,医者并不好培养。

  别看每年高陵学府和幽州学府的毕业生有千人之多,但他们中真正能拥有医者身份,能够在医舍里面坐镇的却是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毕竟医者这个行业,即吃天赋又吃经验,哪怕李泰已经跟孙思邈联手,尽可能让医者水准下降到照方抓药而已。

  但即使如此,很多学校毕业的学生,基本上也还是只能当个学徒,顶多就是基础只是稳固一点,抓到了什么药方知道是针对什么病症的而已。

  否则,医疗营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