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歌仙(十六)_一代文豪林黛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发明出来。所以,在别的文体的批评相对衰落的时候,诗歌批评是比较发达的。如果别人不批评,诗人很主动干脆自己来。批评的产生跟它有这样一种主张是有关系的。

  小说家就比较可怜,也没有人成立什么“小说社”,发表小说宣言,提出什么样的当代小说才是“真小说”。小说家茫然四顾——这些同伴们都干嘛去了?我的观察是考研究生去了,对吧?研究生面临的最重要的困境,老师不让你做这个同时代人的批评。以前更惨,以前都是要做逝世多年的像鲁郭茅巴老曹那样的作家。如果你不小心做到一个还健在的作家的题目的话,很懊恼,天天做梦,梦见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把匕首插在研究对象的胸口。从此这个作家的作品畅销,我这个题目也合法了。所以这些人到了学院里头,跟着导师,当然不能做同时代人的“批评”,只能做“研究”。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读博士后,读完博士后读博士后后,基本上这个人就傻掉了。所谓“傻掉了”,就是失去了对他的同时代人的作品的那种敏感,失去了对同时代人的文学主张的这样一种坚持和冲动。小说家怎么办?非常孤独地茫然四顾,写出了很好的作品,没有人拍手,没有人叫好,也没有人指出来哪些地方还可以写得更好。那么,他靠什么呢,靠两样指标来参照自己的作品。仟韆仦哾

  第一样,文学评奖。文学评奖多如牛毛,学者是以长江大河高山峻岭为标签,评奖则是以各地大大小小的已故乡贤来命名(耐庵松龄敬梓冰心萧红路遥),奖出来大家都有意见。这是一个指标。第二个指标,就是畅销书排行榜,看谁卖得多,网上呢,叫点击率。小说家写出小说之后,就靠这两个非常不靠谱的指标来判断自己的作品,是不是好,是不是跟这个时代、跟这个同时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灵相通的可能性。怪谁呢,就怪你的同时代人批评家的缺席。我自己觉得我这个回答非常圆满,能自圆其说,所以有媒体来采访的时候就说了:“批评总是同时代人的批评”,一通发挥。去年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们,他们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就叫“同代人”,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我的蛊惑,诸位可以去找这个公众号来看一看。

  那么,最近我就反省了,发现这个回答的前提有问题。就是说,我把“同时代人”这个概念,狭窄到了“同龄人”,不自觉地沿用了现在不证自明的那些标签——70后、80后、90后、00后,越往后越有希望。我记得洪子诚老师有一次就显得很委屈地说:我的书为什么不能摆在一个“30后学者丛书”里去呢?那么,我和温儒敏老师也可以说:诶,咱们弄一个“40

  请收藏:https://m.ri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